MRP,MPR II,ERP三者并不是孤立的,他們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要比較三者流程的不同,首先要從它們的產生背景開始論述。
(一)MRP的產生及發展
傳統的庫存方法與控制方法是訂貨點法。訂貨點法適合于需求比較穩定的物料,在實際生產中,隨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需求常常是不穩定的、不均勻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訂貨點法來處理制造過程中的物料便暴露出了一些明顯的缺陷。缺陷表現在:(1)盲目性(2)高庫存和低服務水平(3)形成塊狀需求。
針對這些情況,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IBM公司的J.Orlicky博士設計并組織了第一個MRP系統。
MRP的基本思想分為五點,分別是:
1.根據產品出產計劃倒推出相關物料的需求。
2.圍繞物料轉化組織制造資源,實現按需要準時生產。
3.MRP處理的是相關需求。
4.強調以物料為中心組織生產,體現了為顧客服務的宗旨和按需定產的思想。
5.將產品制造過程看作是從成品大批原材料的一系列訂貨過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MRP僅是一種物料需求計算器,它只能根據對產品的需求,產品結構和物料庫存數據來計算各種物料的需求,將產品出產計劃變成零部件投入出產計劃和外購件、原材料的需求計劃,從而解決生產過程中需要什么,何時需要,需要多少的問題。但是,隨著制造業企業面對著更加激烈的競爭,MRP需要進行新的變革。
(二)MRP II的產生與發展
在MRP和MRP II之間,其實有一個過渡的階段,叫做閉環MRP,這在原MRP的基礎上補充了兩個功能,分別是:(1)編制能力需求計劃;(2)建立信息反饋機制。這樣,把財務子系統和生產子系統結合為一體,采用計劃-執行-反饋的管理邏輯,有效地對生產各項資源進行規劃和控制。到了80年代,為了更好的應對市場的變化,80年代末,人們又將生產活動中的主要環節銷售、財務、成本、工程技術等與閉環MRP集成為一個系統,成為管理整個企業的一種綜合性的制定計劃的工具。美國的OliverWight把這種綜合的管理技術稱之為制造資源計劃MRP II。
MRP II是制造資源計劃的簡稱,它是以物料需求計劃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為核心,覆蓋企業生產活動所有領域、有效利用資源的生產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機應用系統.企業在使用了MPR II后,可以在周密的計劃下有效地利用各種制造資源,控制資金占用,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實現企業整體優化,以最佳的產品和服務占領市場。同時,使管理人員從復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真正把精力放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去解決管理中的實質性問題。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下,制造業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技術優勢是制勝的法寶,企業必須對經營管理模式開始新一輪的變革,傳統的MRP II無法滿足企業去利用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需要新一代的MRP II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ERP的產生和發展
企業之間競爭范圍的擴大,這就要求在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加強管理,要求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應該有更高的集成度,同時,企業信息管理的范疇要求擴大到對企業的整個資源集成管理而不單單是對企業的制造資源的集成管理,企業規模擴大化,多集團,多工廠要求協同作戰,統一部署,這已經超出了MRP II的管理范圍。
這個時候,ERP應運而生。
企業的所有資源簡要地說包括三大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ERP也就是對這三種資源進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全面地繼承了企業所有資源信息,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ERP的擴充點大概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1)ERP更加面向市場、面向經營、面向銷售,能夠對市場快速響應;它將供應鏈管理功能包含了進來,強調了供應商、制造商與分銷商間的新的伙伴關系;并且支持企業后勤管理。
(2) ERP更強調企業流程與工作流,通過工作流實現企業的人員、財務、制造與分銷間的集成,支持企業過程重組。
(3) ERP納入了產品數據管理PDM功能,增加了對設計數據與過程的管理,并進一步加強了生產管理系統與CAD、CAM系統的集成。
(4) ERP更多地強調財務,具有較完善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這使價值管理概念得以實施,資金流與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機地結合。
(5) ERP較多地考慮人的因素作為資源在生產經營規劃中的作用,也考慮了人的培訓成本等。
(6) 在生產制造計劃中,ERP支持MRP與JIT混合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種生產方式(離散制造、連續流程制造等)的管理模式。
(7) ERP采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如客戶/服務器分布式結構、面向對象技術、基于WEB技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多數據庫集成、數據倉庫、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語言及輔助工具等等。
但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的提高,新的現代管理技術呼之欲出。比如1990年提出的ERP II就是ERP的延伸,可以這樣說,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現代管理技術和方法的革新將不會停止。
以上敘述的三者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三者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三者的所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MRP II是在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ERP也是在MRP II填充了更多的現代管理技術,從而更加廣泛地被應用。三者之間過程的不同,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MRP是一種保證既不出現短缺,也不積壓庫存的計劃方法,是ERP系統的核心功能模塊。MRP包含幾個要素:原料、生產、銷售、產品結構。MRP解決了企業物料供需信息的集成,但沒有說明企業的經營效益。
(2)MRP2采用管理會計的概念,實現物料信息和資金信息的集成;MRP2以產品結構為基礎,從最底層的采購成本開始,逐層向上累計材料費、制造費用、人工費用,得到零部件直到最終產品的成本。再進一步接合營銷和銷售,分析產品的獲利情況。
(3)ERP是面向供需鏈的管理信息集成。除了制造、供銷、財務功能外,還支持物料流通體系的運輸管理、倉庫管理、在線分析、售后服務、備品備件管理;支持多語言、多幣種、復雜的跨國組織、混和型生產制造類型;支持遠程通訊、電子商務、工作流的集成;支持企業資本管理;ERP實際上已經超越制造業的范圍,成為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三者之間流程的不同,可以用下面一個簡單的圖來概括:
從上面的簡圖,可以明確地看出三者所包含內容的不同,而且,三種管理方法是越來越成熟,運作流程也越來越科學化,現在不僅僅只限于一個企業,現在的管理技術是一個龐大的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技術在未來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小視的。它將為一個企業的良好運作發揮重要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MRP、MRP II、ERP三者比較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1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