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電集團公司(簡稱西電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我國輸配電成套設備研發制造的中央企業,是以我國“一五”計劃期間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中的5個項目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以科研院所和骨干企業群為核心,集科研、開發、制造、貿易、金融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經過五十多年發展,西電集團已成為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裝備和其他電工設備的科研、開發、制造、服務基地,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多項科技成果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和一、二等獎,榮獲“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稱號。
近年來,圍繞國家大力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先進輸電技術裝備,推動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制的戰略機遇,西電集團著力實施“以實現信息化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技術為目標,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兩化融合推進戰略,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實現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一、加強智能化制造戰略研究與戰略實施
西電集團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企業發展戰略提出了“以實現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技術為目標,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兩化融合推進戰略。
一是做好智能化制造的頂層設計。為了科學推進智能化制造工作,西電集團制定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四統一建設原則及符合西電集團現狀并切實可行的推進路線。
二是全面推廣數字化制造工程。在研發設計方面應用三維設計、三維工藝、仿真分析、科學計算、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進手段,產品研發周期大幅縮短,全面提高產品設計創新能力;在生產制造方面應用數字化制造裝備系統、制造過程控制系統,建立先進數字化生產線及數字化制造車間,生產加工制造能力大幅提升,產品質量顯著提高,提升企業先進制造能力;在產品試驗檢測方面,建立了先進的數字化試驗檢測中心,提高了整個輸變電行業試驗檢測能力;在遠程服務方面,建立了產品遠程在線監測及診斷系統,提升企業現代服務能力;在經營管理方面,大力推進集成的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使企業的資源達到最優利用和最佳模式運作,提升管理水平,有力推動了制造與信息化的融合工程。
三是大力推進智能化技術應用。以國家智能電網建設為契機,西電集團通過自主研發、院企、校企聯合等手段,加大輸變電產品數字化及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力度,取得了具有測量數字化、控制網絡化、 狀態可視化、功能一體化和信息互動化特征的智能化組合電器、智能化斷路器、智能化變壓器等高壓智能輸變電設備,推動了輸變電行業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
二、智能化制造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一是加快產品數字化研發系統建設。研發處于產品生命周期最前端,是西電集團智能化制造的重要切入點,早在90年代,西電集團就在所屬企業西開電氣率先開始了計算機輔助設計、3D設計、輔助分析(CAE)的試點工作,實現了數字化產品模型下進行產品設計打樣、仿真、工藝規劃和工藝裝備設計,提升了研發設計單元的效率。2000年左右開始了PDM及CAPP系統的試點,實現技術文檔及圖紙管理、產品BOM管理,文件的電子審批,圖紙更改管理、報表生成、與生產管理軟件集成等管理功能,并推廣到西電集團所屬科研院所及核心子企業。2009年西電集團進一步提出建設成為創新型企業的目標,將研發設計信息化建設作為推進創新型研發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多次榮獲國資委科技創新特別獎。先后為我國成功設計研發第一條330千伏、550千伏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750千伏超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第一條+1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第一條+500千伏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第一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及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交流1100千伏和直流+800千伏特高壓產品。2012年進一步建立了輸變電行業全球專利數據庫系統,收納了國內外約1500萬條專利,覆蓋了輸變電、配電和電力電子專業領域,為西電集團的科技創新提供了新的能力。
二是積極推進智能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建設,生產制造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其中,西電集團所屬西開電氣建立了智能生產中心系統CPC、DNC等系統,通過網絡設備,將所有數控設備連接在同一個局域網內,在網內進行生產計劃調度安排、數控加工編程、加工代碼傳送、設備狀態監控及管理等應用,建立了首個高壓開關產品遠程在線監測及診斷服務支持系統,實現了專家不用到達現場也可遠程開展支持服務,提升企業現代服務能力,榮獲“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稱號。西電集團所屬西高院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電力裝備驗證試驗數字化測量實驗室,在高電壓、大電流、強磁場環境下準確采集試驗數據,最高測量電壓2000千伏(峰值),最大電流600KA(峰值),為我國特高壓電網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引領科技前沿,研發智能化產品。物聯網建設是智能化制造的基礎,實現物聯網的前提是產品本身要有智能化技術。對于輸變電行業來說,物聯網建設主要體現為智能電網建設,西電集團高度重視國家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從戰略高度進行了規劃部署,將智能電網用輸配電成套裝備開發,列入了科技發展戰略與規劃。圍繞著智能電網輸配電技術設備制造的戰略性產業技術升級發展,開展專項開發和技術儲備,致力于智能輸變電、智能配電方面的技術開拓與應用,重點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目前,西電集團已立項開發智能化GIS、斷路器、電子式互感器、變壓器智能組件及智能變壓器以及斷路器及GIS在線監測裝置與健康狀態評估系統等17個重大智能化裝備及組件。在國內最早成功開發了智能化252kV GIS和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國家第一批試點的智能電網工程用延安700MVA/750kV智能變壓器,并成功投運;已中標荊門特高壓擴建工程等20多個智能化工程項目;并向美國出口了69kV/28MVA智能有載調壓變壓器,還向越南出口了500kV/467MVA智能變壓器。智能化產品的研制成功,滿足了國家電網公司“堅強的智能電網”需求,樹立了西電集團在世界輸變電設備制造業中的高端制造形象,提高了西電集團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能力,全面提升西電集團產品的競爭力,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帶動企業整體技術水平提高,促進產品技術等級和向現代化服務型企業轉型升級,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三、推進輸變電裝備智能化的經驗與體會
我國制造業這些年來取得了很多驕人成績,但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真正代表制造水平的高端裝備制造業與發達國家仍存在明顯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產品的設計制造技術上,更體現在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制造水平上。
輸變電行業整體信息化建設水平目前還處于“登高”階段,多數企業越來越重視管理與信息融合工作,部分企業信息化頂層設計不夠,未能按“四統一”原則指導整體建設工作,企業戰略管理通過信息化落地能力不足,風險管理能力不足;多數企業對生產制造環節與信息化融合程度不夠,部分企業建設有較先進的數字化生產線,但建成具備較高水平數字化制造車間的企業較少,具備推進建成數字化工廠及智能制造能力的企業更少。
西電集團高度重視智能化制造工作,就做好集團智能化制造工作,總結了以下五個方面的經驗和體會:
一是堅持“一把手”工程是實現智能化制造的保障。信息化并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性工作,也不是一項IT部門內部的工作,而是一場企業變革的系統工程。企業各級決策者必須深刻認識,敢于創新,堅持“一把手”工程,將企業智能化制造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是科學規劃是智能化制造實施的前提。在智能化制造建設中必須圍繞企業信息化服務于企業核心業務這個中心,制定智能化制造建設規劃,明確智能化制造的目標、方向、任務和策略,避免重復投資與信息孤島。
三是企業需求驅動是智能化制造的關鍵。以業務需求驅動、以先進技術引導是智能化制造建設的原則。在具體項目實施中,堅持企業是智能化制造建設總設計師原則,要求業務部門派出既懂業務又懂得智能化制造的骨干人員,全程參與項目實施,以業務需求為驅動來帶動項目的整體實施,保證最后的智能化制造成果既能滿足又能促進企業未來發展需要。
四是加強基礎管理和完善標準建設是智能化制造的基礎。裝備制造業智能化制造建設首先要做好基礎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數據標準和流程規范,做好導入準備工作,加強各項業務數據的管理,提高科學性、準確性。
五是成立輸變電領域智能化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進基礎積累性的技術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技術和服務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疑難問題診斷及統一支持,面向產業提供共享服務支撐。
四、下一步智能化制造重點發展方向
西電集團智能化制造重心為夯實企業數字化制造基礎,圍繞改造傳統產業,全面推進研發設計數字化、制造裝備數字化、制造過程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選擇部分兩化深度融合的企業率先開展智能化工廠試點建設,為全面推進集團智能制造打好基礎。從“十三五”起,西電集團將以智能制造為重心,開展“中國西電智能制造2025”頂層設計,以傳感器、工業控制系統、物聯網為神經中樞,以數字化工廠為智能制造的基礎,以智能化的研發設計、工藝、仿真分析、科學計算、智能化生產單元、生產線、工業機器人、3D打印、精益管理、敏捷供應鏈為支撐,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庫、決策支持分析系統為大腦,全面開展智能制造建設。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國西電集團數字化工廠實踐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1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