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迫求的目標是創造最大利潤,就是以最小的投人創造出最佳的經濟效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下面對選煤二廠的生產和管理進行分析和總結,我想這將對今后的選煤生產和管理得到有益的啟迪和幫助。
1 選煤二廠的重介改造是一項英明的決策
煤氣總公司選煤二廠始建于2002年4月1日,7月25日正式投產。原設計采用影瞅一浮選聯合流程,年處理能力為33萬噸。由于生產效率低且生產能力低,生產的精煤量不足以供焦爐的原料精煤,2004年6月26日停產進行重介改造,將原來的一臺8m2跳汰機改為一臺3NWX1000/70無壓給料的三產品得介旋流器,增設一臺Φ2000mm浮選柱、四臺脫介篩、四臺磁選機、三臺煤泥高頻篩、一臺離心脫水機、三臺精煤太濾機、一臺斜管濃縮機等相關設備,8月13日投產。
1.1 重介選比跳汰選有很多優點
(1)數量效率高,精煤產率高。特別是七臺河地區難選煤和極難選煤較多,更適合于重介選。
(2)可以排純殲,殲石中不含煤,綜合回收率高。
(3)精煤灰分指標比較容易控制。
1.2 選煤一廠可以完全停下來,避免資源浪費選煤二廠重介改造投產后,由干精煤產量完全可以滿足焦爐所需的原料精煤的供應,選煤一廠可以完全停下來,避免資源浪費。因為選煤一廠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精煤產率低,灰分指標也難控制。
2 先進的工藝和設備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和條件
(1)選煤二廠采用先進的工藝。工藝簡單,設備臺數少,事故點少而月_投資少,動力消耗也小,為降低成本創造了條件。
(2)借鑒兄弟選煤廠多年的生產經驗,將不合理的環節直接處理掉,少走了很多彎路。這此經驗主要:
1)管路的直徑不合適會造成冒礦,管路的角度不合適會造成介質堵管,給生產帶來麻煩。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這些問題,精確計算,選擇合適的管徑,利用有限的空間選擇最大的角度,為一次試車成功莫定 了基礎,也為以后的生產創造了條件。
2)為減少介質對彎頭的磨損,用三通代替彎砂,并留出一段管,利用沉淀的介質層保護管路,延長其使用壽命。
3)各種桶、池入料門前加活接,泵出現問題時,將門關上,利用活接提高處理事故的效率。
4)精煤壓濾機精煤錨鏈傾斜布置,使壓濾過程中產生的外加水自動排出,避免混入精煤。
(3)采用先進的設備,無壓給料的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和浮選柱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選煤設備,集團公司各大選煤廠改造都計劃采用這種設備。
1)無壓給料的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優點是:
①好管理,原煤不進入合介桶,鐵器和雜物不進合介桶,避免卡示和沉桶現象,減少了事故率;
②旋流器直徑大,一、二段連接管直徑也大,很少有一、二段連接管堵的現象,對穩定精煤灰分很有好處;
③工藝簡單,原煤破碎至30-50mm以下不需分級,直接進入重介旋流器。
2)浮選柱的優點是:
①適合于細粒煤泥的浮選;
②動力消耗小,只有一臺循環泵;
③配件消耗小,維修方便;
④占地面積小,土建投資少。
3 加強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
管理的概念是很寬泛的,包括很多方面。對選煤廠來說,我認為豐要是:降低成本、提高 "兩率"和把住入選原煤數量質量關。
3.1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主要是降低各種材料消耗和配件消耗。對重介選煤廠來說,介質消耗是一項較大的材料消耗。降低介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介質質量
首先選擇好質量的介質,磁性物含量要求在96%上,因為沒有球磨系統,在粒度上也嚴格要求,-200網目含量在75%以上,-325網目含量在45%以上。
(2)加強管理
1)加強對職工的培訓,通過培訓,提高職工的素質,掌握本崗位設備的操作規程性能、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
2)運輸過程中避免損失,生產中減少跑冒滴漏,發生生產事故時,合介桶內的介質全部回收到質庫。
(3)脫介
1)選擇合適的噴嘴,既節約用水噴水又要均勻,噴嘴堵寒要及時透開。
2)嚴格控制噴水量,水量適當,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噴不均勻無死角,達到脫介效果。
3)用好脫介弧形篩:
①使其安裝角度合適:50~53°;
②為保證弧形篩的切割作用,80%合介從弧形篩泄下,弧形篩要定期倒個。
(4)介質回收
1)選擇逆流式高強磁選機,筒表掃選區平均磁感應喲度250mT以上,其他區域平均磁感應強度180mT以上。
2)磁極角度調整到適當位置,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將介質帶到下料口處并及時泄下不能帶過頭。
3)磁選機噴水量足且均勻,將筒皮上粘附的介質沖刷千凈。
(5)經濟效益分析:
從2004年8月13日重介改造投產至2006年4月25日,20多個月的運行情況看,效果非常好,介耗平均1.96kg/t原煤,七煤集團公司三大重介選煤廠 (桃選、鐵選、龍選)原煤部分入重介選的情況下介耗平均2.26kg/t原煤,折合合部人重介選介耗為3.50kg/t原煤,這樣一來,選煤二廠比他們噸原煤節約介耗1.54kg/t原煤,選煤二廠滿負荷生產年可入洗原煤80萬噸,年可節約資金:86.24(萬元)。
3.2 提高“兩率”
提高“兩率”,即提高精煤產率和綜合回收率。尤其要提高精煤產率,因為效益的主要來源在于精煤產率。
(1)主要分選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1)為使三產品得介旋流器處于最佳運行狀態,更換了合介泵,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的數量效率提高了,達到95%,重介精煤中的央殲不見了,精煤灰分穩定了,精煤產率由46%提高到52%,洗砰灰分由70%提高到90%,而且非常穩定。
2)為使浮選柱處于最佳運行狀態,更換了一臺循環泵,取得了明顯效果:尾礦灰分達到60%以上,煤泥灰分達到50%以上,煤泥產率由4.7%下降到2.0%,精煤產率提高了2.7%。
(2)提高精煤灰分的穩定率
根據焦炭的質量要求確定精煤灰分的波動范圍,比重員要嚴格按此灰分操作,盡可能保持均衡穩定,不能忽高忽低,才能保證最高的精煤產率。
(3)生產連續并保持均衡穩定
入選原煤量保持均衡穩定,不能忽大忽小,盡可能少換煤種,并且避免零打碎敲事故造成的頻繁停車起車,保持生產的連續性,為比重操作創造有利條件。
(4)經濟效益分析
1)更換合介泵使精煤產率提高了3.3%,按年入洗80萬噸計算可多創效益:723.36(萬元)。
2)更換浮選柱循環泵使精煤產率提高了2.7%,按年入洗80萬噸計算,可多創效益:993.6(萬元)。
3.3 把住入選原煤數且質量關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住人選原煤數量質量關是提高精煤產率的前提和條件,也是提高選生產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
總之,選煤生產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好了,我們的管理水平就提高了,企業的效益就提高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我們已經感覺到了科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今后,我們還將更注重科學管理,用科學的方法管理選煤生產,進一步加大科技投人,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大員工聯盟才智,從管理土和技術土進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為“十項效益工程”再立新功。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加強工藝管理,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