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項目往往是由若干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鏈條組成的,例如一款開發新PC產品的項目就需要有應用、機箱、主板等不同的子項目系統,一個ERP開發的項目就需要有財務、資材、人力資源等不同的子系統項目,因此,各鏈條之間的協作配合就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進度,這里可以用到著名的"木桶理論",即進度最慢的項目就會是整個項目進度的代表。利用系統、網絡化的管理方法,可以優化整個項目的進度計劃。
優化系統進度的一個常用方法是關鍵路徑法,項目是由各個任務構成的,每個任務都有一個最早、最遲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如果一個任務的最早和最遲時間相同,則表示其為關鍵任務,一系列不同任務鏈條上的關鍵任務鏈接成為項目的關鍵路徑,關鍵路徑是整個項目的主要矛盾,是確保項目能否按時完成的關鍵。
總之,網絡計劃技術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項目進度控制,特別是負責項目進度控制的完整的計劃管理的理論基礎。
線上:里程碑事件
前面已經提到,任何一個項目都是由若干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鏈組成的,只有在任何一條鏈都已經優化的基礎上,才可能進行系統的優化,因此,保證每條任務鏈的效率是整個項目進度優化的前提和基礎。
通常,可以采用設置"里程碑事件"的方法來保證單獨任務鏈的最優。
所謂"里程碑事件",往往是一個時間要求為零的任務,就是說它并非是一個要實實在在完成的任務,而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例如在軟件開發項目中的"alpha測試","測試"是一個子任務,"撰寫測試報告"也是一個子任務,但"完成alpha測試報告"可能就不能成為一個實實在在需要完成的子任務了,但在制定計劃以及跟蹤計劃的時候,往往加上"完成alpha測試報告"這一個子任務,但工期往往設置為"0工作日",目的就在于檢查這個時間點,這是"alpha測試"整個任務的結束的標志。
"里程碑事件"的目的就在于將一個過程性的任務用一個結論性的標志標的,從而使得任務擁有明確的起止點,這一系列的起止點就成為引導整個項目進展的"milestone"。
在項目管理進度跟蹤的過程中,給予里程碑事件足夠的重視,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只要能保證里程碑事件的按時完成,整個項目的進度也就有了保障。
實施保證
筆者根據的對中國IT企業中進度管理現狀的認識和了解,認為在以下幾方面給予重視,將會保證進度管理的效用:
(1)加強對供應商項目進度的管理
這是根據IT企業需要多方合作的基礎而提出的。企業與各供應商的項目進度統一,將保證企業項目的進度。目前的現狀是大多數企業對企業內部的項目Team有較強的管理,而很難保證外協企業的項目進度,這就需要企業在與供應商談判時就強化他們的進度意識,將項目的進度寫進合同,或作為附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效用,同時明確違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以網絡計劃技術管理項目的框架。
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個機制,保證供應商與企業內Team的溝通協調,確保進度的一致性;在項目結束時,對供應商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驗收標準(時間、質量等)也是需要關注的部分。
(2)關注薄弱環節,實現動態平衡
項目的進度管理并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項目的實施與項目的計劃也是互動的,在項目進度的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調度、協調,保證項目的均衡發展,實現項目整體的動態平衡。
進度管理是一門藝術。在資源供應方面,按照資源供應計劃,即時組織資源的供應工作,保證項目最需要資源支持的環節能及時得到資源。
項目的關鍵路徑始終是項目Leader最為關心的,但隨著項目的實施,關鍵路徑可能會由于一些情形而發生變化,項目的Delay可能導致原來不在關鍵路徑上的任務成為關鍵路徑的必經之路,因此,Team成員需要隨時關注項目進展,跟蹤項目的最新計劃,確保即時關鍵路徑上任務的進度。
(3)明確每個成員的責任
對于項目中相對獨立的關鍵任務組可采用專項承包的方式,設立子項目,再明白一點,就是定任務、定人員、定目標,進一步明確責任,確保關鍵任務的進度。
從普遍意義上說,應當根據項目的特點,建立項目組織的各種責任制度,將進度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與部門、單位和個人的利益分配結合及其,做到責權利一體化,"制度重于技術",吳敬璉的這句話確實是不無道理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IT項目如何做好進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