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到媒體密集報道制造業的單項冠軍企業,內容大多是有關市場占有率的,再輔以介紹企業的幾個科研項目。難道去年工信部出臺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就只注重市場占有率,并再引入一些難以與市場回報直接掛鉤的科研項目作為支撐?
出于好奇,就認真學習了相關文件。事實上,文件當中包含的內容比媒體宣傳報道的要豐富的多。
界定了“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從中可以解讀到成為“單項冠軍”的3項條件(①長期專注于細分市場,②技術與工藝領先,③市場占有率全球前列),這基本與媒體宣傳吻合。
然而,除上述三條外,在“申請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的條件”中還強調了“經營業績和利潤水平(示范企業與培育企業的要求不一樣)”。這條應該說是企業存續的理由和目的,也是入圍“單項冠軍”的必備條件,但在媒體宣傳中卻被忽略。因此,非常有必要予以重視,要不然國家花大力氣評選出的、并計劃予以各種優惠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示范什么呢?“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培育什么呢?否則的話,就有可能讓全國各地爭相開展的“培育提升”與國家“初心”偏離。
在公布的入圍企業中有不少是上市公司。利用年報數據,計算并關注了資產收益率、庫存周轉率、營收增長率三個指標,發現不少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竟然不及銀行存款利率,很多企業的年庫存周轉率不足4,很大一部分企業的營業收入在不斷增長的同時,資產收益率卻在下降,這與很多國際大牌制造企業的營業收入低速增長,資產收益率卻保持高位的狀況大不相同。
另外,還計算關注了庫存周轉、應付賬期、應收賬期、資金周轉四個周轉性指標,不少企業的資金周轉周期超過1年,很多企業面臨著超長的應收賬期,相當多企業的應付賬期少于應收賬期。
現隨機列舉其中4個企業的數據,以增加直觀印象。由于本文目的只是就特定現象有感而發,并希望借此引發各界對供需鏈管理的重視,所以略去了具體企業名稱。
表1 4個入圍“單項冠軍企業”的經營指標
表2 4個入圍“單項冠軍企業”的周轉指標
關注一年一度的全球供應鏈廠商排行版的專業人士都知道,表1計算的3個指標是獨立咨詢機構Gartner進行排名時沿用多年的指標。雖然指標權重分配存在諸多爭議,但三項指標與供需鏈管理水平的關聯性卻被普遍認可。
表2的四個指標中存在一組函數關系(C2C=ARD+DOS-APD),即影響企業資金壓力的資金周轉周期由庫存周轉周期、應付賬期、應收賬期共同決定。表2的庫存周轉周期與表1庫存周轉率是類倒數關系,一年中兩者的乘積正好是一年的天數,是衡量企業內部供需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應付賬期、應收賬期除了行業特征因素外,與企業相對于供需鏈上下游的地位,及企業的外部供需鏈管理理念有關。如果企業對于客戶呈弱勢,應收賬期就有可能較長;如果企業對于供應商呈強勢,應付賬期就有可能會很長;當然,秉承供應商管理雙贏理念的客戶和企業是不會在應付賬期上太為難上游伙伴的。
在成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的4項關鍵條件(①長期專注于細分市場,②技術與工藝領先,③市場占有率全球前列,④經營業績和利潤水平的要求)中,除第①條為過程性條件以外,其他3條都為結果性條件,它們與表1、表2的5個獨立指標存在著如圖1的邏輯性關系。
圖1 實現“單項冠軍”3項結果性條件的邏輯關系圖
圖1不僅反映了“3項結果性條件”與“5個關鍵指標”的關系,還反映了“3項結果性條件”與企業三大基本職能的對應關系。
“銷售”、“研發”、“供需鏈管理”并稱為企業的三大基本職能:銷售的任務是努力獲得較高的收入,并傳遞客戶和市場需求;研發的任務是開發能解決客戶需求的產品及選擇能滿足產品要求的材料、工藝等技術參數;供需鏈管理的任務是在集成內外資源的基礎上以合適成本按時向客戶提供保質保量的產品,并努力保證企業的資金流健康。在企業組織架構中“銷售”、“研發”、“供需鏈管理”最好是三足鼎立,最起碼不應出現明顯短板,否則就容易陷入經營困難,這與是否是“單項冠軍企業”無關。比如很多高科技明星制造企業因為供需鏈管理薄弱經常是一面讓“大量資金躺在倉庫睡大覺”,一面卻面臨超大的融資壓力,并最終導致資金流斷裂。
非常欽佩那些入圍企業在爭取市場份額和提高科研實力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難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不過在對他們表示由衷祝福的同時,仍然需要就事論事,企業存續的終極目的是利潤,是持續地獲取利潤。政府部門培育,媒體宣傳的時候切不可顧此失彼,引導企業在重視研發、爭取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同時,要通過加強供需鏈管理來保證盈利。這是在實現“做強制造業”目標的過程中所必須夯實的基本功。
需要聲明的是,市場占有率可以從銷售量或銷售額兩方面來分別衡量。是基于銷售量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還是基于銷售額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在企業研發、銷售、供需鏈管理的策略選擇方面大有不同,以后有機會再做討論。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培育單項冠軍企業,供需鏈管理不可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