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這是世界各國的共識。特別是在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實體經濟的重要性被重新認知,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布局。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著力推進制造強國建設。
制造業作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中國于2015年5月出臺“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創新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驅動,未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制造業企業同時面臨著內部挑戰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從企業內部看,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從外部環境看,消費者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大數據、
云計算、移動、社交化、3D打印、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顛覆舊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變革與轉型的十字路口。制造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主動求變,積極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適應市場環境的具體要求,充分把握新工業時代下信息資源帶來的機遇,構建以數據洞察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
圖1 中國制造走向2025
參與者、產品、生產是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三個要素。在新價值網絡中,它們均被賦予了“智慧的”的新內涵,并通過協同互聯,形成集制造和服務為一體的全球化價值網絡。本文作者針對每個角色的戰略重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協同互聯關系,甄別出企業需要具備的相關核心能力,并運用國內外案例對其進行深入解讀。同時,作者還提出了新價值網絡參考實施路徑,幫助企業根據自身已經具備的能力和戰略目標,確定發展和轉型的路徑。
“中國制造2025”戰略解讀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步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從2010年至2014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為12.6%、10.8%、7.9%、7.6%、7.0%。(如圖2)由于國內資源、環境、成本等多種要素的約束日益趨緊,傳統擴張式發展道路越走越窄,只關注產量規模,忽視質量品牌、缺乏技術創新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中國制造業規模位列世界第一,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在支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中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制造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在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中國經濟逐漸步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中國制造業亟待突破大而不強舊格局的背景下,“中國制造2025”戰略應運而生。
“中國制造2025”主要內容
“中國制造2025”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人才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中國制造2025”核心驅動:創新
“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而“中國創造”的具體體現就是技術創新,它是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從目前發展現狀看,中國普遍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占比不足1%,而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普遍在2%以上;技術對外依存度高達50%以上,95%的高檔數控系統、80%的芯片、幾乎全部高檔液壓件、密封件和發動機都依靠進口;科研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
“中國制造2025”核心主線:兩化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影響正在從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并正在深度改造傳統制造產業。一方面,信息網絡技術使不同環節的企業間實現信息共享,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現和動態調整合作對象,整合企業間的優勢資源,在研發、制造、物流等各產業鏈環節實現全球分散化生產。另一方面,將互聯網思維擴展到工業生產和服務領域,催生了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將促進生產者與消費者實時互動,使得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再大量趨同而是更具個性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也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的主線。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九項任務、十大重點領域、五項工程,大力推進制造強國建設。
“中國制造2025”趨勢分析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1.生產方式趨向智能化、網絡化:智能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將由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組成,“無人工廠”數量將不斷增加;二是工業信息系統通過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和綜合集成,促進機器運行、車間配送、企業生產、市場需求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原材料供應、零部件生產、產品集成組裝等全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協同;三是工業云平臺、工業大數據等智能分析工具將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決策。網絡化,企業將更多地通過網絡將產品價值鏈分解到不同國家的配套協作企業,產品生產過程由全球范圍內多個企業高效、快捷合作完成。
2.企業組織走向扁平化、虛擬化:扁平化,供應鏈集成創新、網絡營銷等新型業態使得每個企業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統的一個端點,不同企業的原材料供應、機器運行、產品生產、渠道銷售都由網絡化系統統一調度和分派,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日益實時化。虛擬化,協同制造成為重要的生產組織方式,只有運營總部而沒有生產車間的虛擬企業開始出現。
3.產品模式轉向定制化、服務化:定制化,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工序和工藝,靈活地生產出各種產品。用戶下單后,訂單送達互聯工廠,工廠即開始向模塊商下單定制所需模塊,通過模塊化的拼裝,可以實現用戶對不同功能的側重,并且在最大限度縮短產品制造所耗時間。服務化,企業將從以傳統的產品制造為核心,轉向提供具有豐富內涵的產品和服務,直至為顧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制造2025”有別于“工業4.0”
“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生產技術和智能生產模式,旨在通過“
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把產品、機器、資源、人有機聯系在一起,推動各環節數據共享,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數字化。
“工業4.0”的戰略要點包括四個方面:建設一個網絡、研究兩大主題、實現三項集成、實施八項計劃。一個網絡是指CPS(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即將物理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上,讓物理設備具有計算、通信、精確控制、遠程協調和自治等五大功能,從而實現虛擬網絡世界和現實物理世界的融合。兩大主題是指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三項集成包括價值鏈企業間的橫向集成、網絡化的制造體系形成的縱向集成、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和企業價值網絡端對端集成。八項計劃包括標準化和參考架構、管理復雜系統、工業寬帶基礎設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組織和設計、培訓和持續的職業發展、監管框架、資源利用效率。
制造業作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中國于2015年5月出臺“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創新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驅動,未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制造業企業同時面臨著內部挑戰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從企業內部看,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從外部環境看,消費者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社交化、3D打印、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顛覆舊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變革與轉型的十字路口。制造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主動求變,積極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適應市場環境的具體要求,充分把握新工業時代下信息資源帶來的機遇,構建以數據洞察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
制造業作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中國于2015年5月出臺“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創新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驅動,未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制造業企業同時面臨著內部挑戰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從企業內部看,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從外部環境看,消費者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社交化、3D打印、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顛覆舊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變革與轉型的十字路口。制造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主動求變,積極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適應市場環境的具體要求,充分把握新工業時代下信息資源帶來的機遇,構建以數據洞察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
制造業作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中國于2015年5月出臺“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創新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驅動,未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入融合,制造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產品模式等都將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制造業企業同時面臨著內部挑戰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從企業內部看,生產成本上升、研發投入不足、生產組織方式較為傳統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從外部環境看,消費者具有更大的主導權,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社交化、3D打印、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顛覆舊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業服務化的趨勢也日益顯著。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變革與轉型的十字路口。制造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主動求變,積極順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適應市場環境的具體要求,充分把握新工業時代下信息資源帶來的機遇,構建以數據洞察為驅動的新價值網絡。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國制造2025:大數據驅動新價值網絡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81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