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一個好的時代。隨著4G快速發展和普及,相當數量的消費者已經享受到了4GLTE帶來的高速上網體驗。但是國內三大運營商在近來的營收報告中卻面臨基礎語音、短信業務營收下滑的窘境,如何轉型成為運營商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依靠互聯網迅速發展起來的OTT們,一定程度上是造成運營商基礎通信業務下滑的重要推手。“RCS融合通信能力”成為近兩年運營商思考未來轉型、業務拓展的一個新點子。
國內運營商明確提出發展RCS融合通信的概念,最早要回溯到2014年底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在2014年12月19日,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曾表示,中國移動在建設4GLTE的同時,也會將部分重點放在VoLTE、RCS融合通信商用進程上。這可能是國內用戶第一次對RCS融合通信有了概念。
圖1 融合通信視頻通話展示
但事實上,RCS融合通信(RichCommunicationSuite)早在2008年就已經由GSMA提出,作為幫助運營商消息業務融合的一項技術,歐洲幾大運營商在最初的幾年時間里一直對其優化完善,2013年之后已經發展到RCS5.x版本。RCS實際上是基于運營商的基礎通信業務,融合語音、文件、視頻、紅包等更多的富媒體內容,把傳統通信業務重新融合的能力。
國外LTE發展進程較快,全球范圍內主要的幾大運營商沃達豐、法國Orange、最先開始嘗試發展RCS,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5個國家的48個運營商實現融合通信的商用。隨著國內4GLTE逐漸普及,RCS包含的各種通信能力也漸漸有了實現的條件。
RCS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在完全了解RCS之前,很多人會把它同微信等OTT產品進行比較,很多富媒體的通訊方式,比如電話、文件傳輸、視頻等等功能,我們在微信這種“超級應用”里都能夠見到,這也是為什么RCS在現階段得不到足夠重視的一個因素。
但RCS技術的性質,一開始就決定了運營商發展這項技術并不打算與OTT們展開競爭。根據中國移動的規劃,RCS定位“基礎通信”,以通信為主,社交為輔。與OTT應用的最大區別在于,RCS并非一個APP形態的產品,而是以“Native原生”的方式,從終端的芯片、操作系統層級出發的解決方案,展現的方式聚焦在“新通話”“新聯系”“新消息”三個基本的通訊需求上,并且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甚至不一定能明確感知到。
舉個例子,在RCS的底層平臺下,用戶使用微信和朋友面對面視頻不需要再依賴于WiFi網絡,而是基于運營商和開發商提供的IP網絡,場景上不再受限,并且通話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另外,未來群內發出的紅包,既可以是人見人愛的money,還可以是幾百兆甚至幾個G的流量。這些場景都可以在RCS的平臺上實現。
圖2 中國移動測試階段的新通話App
這樣一來,RCS融合通信與OTT們未來更可能是合作大于競爭的狀態。
據筆者了解,目前已經有一些OTT應用期盼RCS能夠盡快商用,尤其是在企業應用的場景中,很多觸及通信層面的功能通過融合通信的平臺、運營商的基礎通信能力來實現才是效率最高、獲利最大的。
對于中國移動和RCS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來說,這是RCS融合通信在國內市場環境下想要達成的目標之一。中興通訊是中國移動RCS獨家技術合作商,對RCS的定位也非常明確,并且和中國移動兩廂達成了共識:RCS基于運營商的基礎通信能力,并且一定是開放的。
由于是從底層架構實現,除了基本的通信能力、將傳統消息融合之外,在中國移動與中興通訊的設想中,RCS未來將建立開放的平臺,并形成生態圈——第一,將傳統的短信、彩信、通話等業務融合,同時加入流量紅包、網上營業廳、支付、圈子、公眾號等功能,未來覆蓋到用戶生活的各個方面;第二,將運營商的基礎業務能力開放給開發者,OTT的應用可以直接借助這個平臺開發自家產品需要的更多富媒體功能;第三,從手機終端擴展到任何涉及運營商通信能力的終端、場景中,在未來萬物互聯實現過程中提供最關鍵的連接能力。
產業鏈各方準備好,需要多久?
設想雖好,但目前RCS在國內推進的速度卻很緩慢。中國移動曾在2014年移動大會上預估RCS最快在2015年實現商用,現在2016年都已經過半,中國移動在RCS上的進展卻鮮有提及,在移動內部運營狀況如何,外界并無從得知。至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現實狀況是國內三大運營商在RCS上推進緩慢,與OTT是競爭也好合作也好,甚至關于未來開放平臺、生態圈的種種設想,目前都還是紙上談兵。沒有運營商層面的積極驅動,產業鏈上的各方(芯片、終端、OS操作系統、SDK、運營商互通)很難在短期內有實質性的進展。
另外一個現狀是,運營商基本沒有宣傳推廣的情況下,RCS融合通信在國內的存在感太弱。大多數用戶對這一技術沒有足夠的感知,在不了解這項技術的情況下,對于RCS與OTT的關系存在誤解。而通信產業鏈的參與者們,在RCS平臺成熟之前,缺乏共同協作的基礎和動力。在這其中,跨三大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短期內能不能實現也還是個問題。
按照中國移動與中興的規劃,RCS平臺從商用到完全普及,可能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如果再把其他兩家運營商的進程算在內,時間或許會更長。比較互聯網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這段時間并不算短。在實現過程中,OTT以及產業鏈的各方是否等得及,錯過一兩年又會不會錯過最佳時機?這是RCS融合通信成熟之前,還不能解答的問題。
不過手機中國向相關人士了解,支持RCS的原生Native終端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推出,小米、三星、聯想、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正在進行Native終端產品的驗收測試。芯片層面,Qualcomm、聯發科MTK也會在自家處理器產品上實現對RCS融合通信能力的支持。
而對國內的運營商來說,基于原生的RCS能力,運營商的2G/3G/4G用戶將直接轉變成RCS平臺的龐大用戶群(理論上并不存在與OTT搶奪用戶、流量入口之說),這個數量同樣多達幾億,對運營商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
另外,在智能手機OS操作系統市場中占據絕對優勢的谷歌,同樣表現出對融合通信能力極大的興趣。谷歌在去年10月份宣布收購通信服務商JibeMobile,接下來將在Android系統層面一步步完善對RCS的支持,這意味著未來全球70%以上的智能手機、幾億用戶都能體驗到融合通信的能力。
越來越多產業鏈各方的支持,將幫助縮短RCS平臺成熟的時間,希望在未來的一兩年內,用戶可以不必費力去感知,就能享受到融合通信所帶來的新的體驗。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運營商所講的融合通信是個啥?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upport/1112181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