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供應鏈中各企業的數據集成,需要他們交換數據,以往企業之間的交流主要依靠紙質文檔,電話以及傳真等。隨著業務量的增大和對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這些傳統的數據傳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企業業務的需求,而電子數據交換已經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辦法。
1 電子數據交換(EDI)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簡稱EDI,就是兩個業務組織計算機之間電子方式的標準業務文件的交換。EDI其實不是一項新技術,實際上早在60年代晚期已開始使用。EDI在從互聯網等技術進步中大大受益前是不依靠技術的。在企業里實施EDI有適合的方法,但實施方式有多種可選。所選的方式應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而定,而不是某次特定的實施或技術。狹義的EDI主要指符合EDI標準的數據交換,而廣義的EDI還包括以XML為載體的相關其他新興互聯網標準的數據交換。
2 傳輸標準與特點
EDI的常見標準
·行政、商業和交通運輸電子數據交換(EDIFACT)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 X12)
·歐洲汽車行業開發(OFTP)的Odette文件傳輸協議
·GSI(Tradacoms)開發的英國EDI標準
·日本CII標準
·航空業SITA標準(Cargo EDI)
EDI的特點
1)EDI的使用對象是不同的組織之間,EDI傳輸的企業間的報文,是企業間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
2)EDI所傳送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3)EDI傳輸的報文是格式化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這是計算機能夠自動處理報文的基本前提;
4)EDI使用的數據通信網絡一般是增值網、專用網;互聯網必須加密;
5)數據傳輸由收送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交換資料,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3 傳輸協議與安全性
可用于EDI傳輸的協議有多種,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AS2(Applicability Statement 2)AS2是基于HTTP協議和SMIME協議。
AS2的開發是為了能在公網(Internet)上安全的傳輸數據,但一般用于傳輸EDI報文。美洲國家公司較多使用AS2協議進行EDI報文的傳輸。
它的安全性高,可以使用多種加密方式對文件進行加密,同時還可以使用SSL對整個HTTP連接進行加密;不可否認性,采用簽名認證,接收方接收到文件并通過簽名認證后即可確認文件確屬發送方發送,否則該文件不是發送方發送,同時發送方接收到MDN并通過簽名認證即可確認該MDN確屬接收方發送,否則該MDN不是接收方發送:交互性強,發送方接收到MDN后可以確認接收方已經接收文件成功(失敗)
(2)OFTP2 OFTP是由Odette組織提出的用于傳輸EDI報文的傳輸協議。OFTP2彌補了OFTP在安全性上的不足,增加了報文加密,報文簽名和EERP(End-to-end-response接收方用于通知發送方已成功接收文件)簽名。OFTP2可以在多種網絡上進行文件傳輸,例如internet,ISDN,X.25等。
安全性高,可以使用多種加密方式對文件進行加密,同時還可以使用SSL對整個會話進行加密;不可否認性,采用簽名認證,接收方接收到文件并通過簽名認證后即可確認文件確屬發送方發送,否則該文件不是發送方發送,同時發送方接收到EERP(NERP)并通過簽名認證即可確認該EERP(NERP)確屬接收方發送,否則該
EERP(NERP)不是接收方發送;交互性強,發送方接收到EERP(NERP)后可以確認接收方已經接收文件成功(失敗);支持多種傳輸協議,TCP/IP,X.31,X.25,ISDN。
(3)RosettaNet
RosettaNet標準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①貿易伙伴接口流程(PIP)描述了供應鏈中兩個貿易伙伴之間的活動、決策及交互關系,以實現商業貿易。RosettaNet PIPs專門規定了系統與系統之間基于XML的對話,以說明貿易伙伴間的商業流程。
②RosettaNet實施架構核心規范(RNIF)提供了快速有效實施RosettaNet標準的交換協議,包括如何打包,如何路由PIP消息等。
⑨RosettaNet詞典為供應鏈中的企業開展業務提供了一個公共平臺。企業不再需要費力獨自開發,同時也減少了因每個企業定義的術語不統一而帶來的采購流程中的困惑。RosettaNet詞典包括RosettaNet商業詞典和RosettaNet技術詞典。RosettaNet標準不僅包括傳輸協議的定義(RNIF),還包括業務處理流程和基于XML的報文信息的定義,而AS2,FTP,OFTP等僅屬于傳輸協議,因而RosettaNet標準嚴謹,更加復雜,實施難度更大。
RosettaNet的優點是嚴謹和完善,不僅定義了傳輸方式,還包括業務處理流程等;安全性高,不僅可以對消息加密,還可以對整個對話加密;不可否認性,采用了數字簽名。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供應鏈可視化技術--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