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當前,全國煙草工業正在開展創建優秀卷煙工廠活動,作為制造基地卷煙工廠的核心職能是生產組織保障市場供給,以什么樣的組織方式,適應行業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提升生產組織保障能力,助推整體管理工作,已經成為全行業著重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圍繞創新生產組織方式這一課題,河南中煙南陽卷煙廠積極開展創新嘗試,探索實施了“集優生產管理方式”。通過對生產流程的梳理、整合,優化生產環節資源配置,嘗試性地推行了集優生產組織方式,實現精益生產,集中生產、準時生產,既保障了生產計劃有效落實,又實現了ERP資源有效節約,使生產效能達到最優化。
1 集優生產方式的內涵及產生背景
1.1 集優生產方式的內涵 集優生產就是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生產組織,集優即集中優勢資源,使生產組織順暢高效。所謂優勢資源,包括人員工作狀態優勢、設備狀態、原材料保障和資源利用四個方面的最優。通過對生產流程進行梳理,使流程達到最佳化。通過實行連續生產確認制度,使生產原輔材料準備達到準時化、精確化。通過月初、月中集中生產,月末集中休息,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大化。通過合理調度生產、達到資源的合理利用,使資源配置達到最佳化。
1.2 集優生產方式的提出 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是提升生產廠“四種能力”、完善體制機制、理順內部關系、優化業務流程、促進制度創新,落實國家局提出的“把公司辦成真正的公司,把工廠辦成真正的工廠”的要求。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推行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是提高生產廠生產保障能力,提升生產廠綜合管理能力和競爭力的內在要求。成本控制能力是企業四種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關鍵環節是生產組織環節。實施集優生產,使生產環節接口順暢,上下工序銜接合理,最大限度較少中間環節浪費:采取集中生產、集中休息,又可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環節水、電、氣、汽等能源消耗,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廠成本控制能力。
2 建立集優生產方式,適應市場客觀要求
為有效應對我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的競爭,提高品牌的集中度和競爭力。近年來,國家局黨組提出“卷煙上水平”戰略任務和“532”、“461”品牌發展目標和按照訂單組織貨源等營銷策略。作為中煙公司下屬的生產廠,必須按照國家局的戰略部署,努力提高生產保障能力,著力打造適應市場銷售需求、快速反應的生產制造中心,建立高效順暢的生產調度指揮系統。要圍繞生產制造快速響應市場銷售要求,全力做好“響應”這篇文章,建立少環節、高效率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做到及時反應迅速,保障有力。
2.1 建立適應市場的快速反應機制 通過規定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責任務,明確各個生產環節的工作要求,強化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接口管理,使企業內部卷煙生產組織、計劃、調度等整個過程的控制均處于科學、有序的狀態,建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
2.2 保障生產反應的工作效率 通過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完善內部監督考核機制等,做到生產調度指令快速下達、各職能部門按程序快速響應,提高生產組織效率,以工作高效率來保障各部門對生產指令的快速響應性,提高生產保障性。
2.3 堅持科學組織生產,建立適應市場的生產調度組織方式 堅持科學組織生產的原則,做到計劃合理、落實有方。制定生產計劃做到與生產工藝質量要求結合起來、和現有設備能力結合起來、與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結合起來、和銷售需求進度結合起來,更好地滿足市場銷售。
2.4 提升生產組織能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從人員、制度、績效等方面強化管理,加強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范生產管理,持續提升生產組織能力。通過加強績效管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促使員工開發自身的潛能,增強團隊凝聚力,改善團隊績效。
3 推行集優生產組織方式,實現生產組織頗順暢高效
3.1 協調平衡好生產計劃預測與計劃進度、與庫存關系 通過對月度產銷總量進行總體平衡測算,按總量要求對加工卷煙生產時間進行銜接確認。同時對卷煙按銷售滾動預測需求編制日生產作業安排,以保證市場銷售的滿足。
3.2 協調平衡好生產廠與生產廠之間的產能關系 河南中煙工業公司實施一體化重組后,省內卷煙企業實現了品牌共享。為解決因生產廠之間由于工藝配方、技術標準、設備型號規模大小等不同而存在的生產不可互通的狀況,企業一方面在積極做好設備改造的同時。積極與公司技術中心聯系,加強工藝技術研究試驗,優化不同設備情況下工藝參數體系,實施牌號同質化生產,滿足訂單生產要求。
3.3 協調平衡好設備維修和技術改造工作 生產組織為盡可能及時響應市場銷售。在保障市場銷售需求的前提下,統籌考慮生產牌號的規格和產能大小。統一安排設備的維修和技術改造計劃,切實實現設備報工藝、工藝保質量、質量保銷售的目標。
3.4 平衡好各工序之間的生產時間關系,推行集中連續生產 為了優化生產組織方式,采取了多種措施:一是在積極進行集中能源供應、動力保障嘗試基礎上。又在制絲、薄片工序實現班與班連續生產,變兩班生產模式為一個單元連續生產模式,避免了人為造成的設備小停車現象,達到了提高效率目的:二是實行彈性生產,適應生產牌號、計劃的變化的需要,達到設備、能源利用最優化。三是優化在制品控制方法,達到集中生產與總量控制最佳化。我們通過對前后工序生產進度匹配值的精確測算,實行了薄片、咀棒夜班生產最大、最小存量制度,規定了存量標準,使兩班生產既集中連續生產、提高了效率,又確保了對后工序的在制品的供應滿足。
3.5 優化生產工時控制,采用準時生產制,達到節能效果 針對各工序、各個設備的生產準備、預熱需用時間組織了測試、研究。通過掌控合理的生產準備時間,減少設備預熱時間,消除工序、設備提前預熱的浪費,既可實行“準時生產制”,又可降低能源損耗,有效節約了能源消耗。另外,采用看板管理,優化生產組織方法。通過采用看板管理,讓生產組織信息通過看板公布出去,改變過去一個變化信息要打十幾個電話的被動局面,充分利用了信息網絡資源,節約了組織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3.6 優化物料管理,保障生產進度同步化 通過集優生產組織,優化物料管理,使物有所用,適時而用,避免了過期報損等現象。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努力建立和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切實提高“按訂單組織生產”能力。要做到物料準備到位、設備及班次安排到位、生產組織到位和調撥運輸到位;實現生產安排及時、調整溝通及時、問題處理及時和總結反饋及時。
4 夯實基礎管理,提高生產運行保障能力。
為真正實現“市場需求滿足的最優化,訂單供貨響應的最快化,工業企業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標。建立良好內部運行體系,實現市場化運作、規范化操作、訂單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系統化保障。我們著力打造適應市場競爭的管理機制:
4.1 優化內部運行流程突出以“高效、順暢、低耗”為重點,著力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實施內部管理整合,提高管理效率。通過積極推進文件管理系統等整合,統一和規范內部管理文件,消除文件不一給內部管理造成的障礙,在操作層面建立以體系文件為唯一平臺的標準系統。實現流程驅動管理和簡單管理,達到規范工作行為、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標:二是以滿足“按訂單組織生產”要求為主線,通過不斷完善內部計劃銜接與控制能力、完善計劃變更反應能力等。通過建立完善的市場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市場信息,加強對銷量、結構、庫存信息的分析研究,準確把握市場動態,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切實訂單組織貨源進行有益嘗試。
4.2 實施設備工藝性能點檢及預防性維修,提高設備保障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大設備技術改造。大力開展小改小革等設備技術改造活動,同時全面開展設備工藝性能點檢、設備預防性維修、開展設備連續運行等設備技能競賽活動,實現設備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不斷提升設備的保障能力。
4.3 強化管理創新,在努力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通過完善創新促進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先進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學習與導入等,大力弘揚創新與突破精神,激發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挖掘干部職工的聰明智慧,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及競爭實力,著力構建創新型團隊、創新型組織。
5 結束語
行成于思,業精于勤。南陽卷煙廠在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正確指導下,立足本職、轉變思維方式。大膽推行管理創新,從而夯實了基礎,保障了產品質量,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消耗,清潔能源利用比率的穩步提升,凸顯出了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在企業生產領域也初步營造出了“節能、降耗、創新、跨越”,“人人講規范、事事有標準”的創優工作氛圍。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集優生產管理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