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減速,中國大型工業(yè)企業(yè)終于把目光投向海外,掀起一股外界等待多時的海外投資浪潮。借助這些投資,它們有望獲得與某些西方大品牌一爭高下的工具。
最近一筆交易是江蘇機械廠房工程公司金盛集團同意支付6.5億瑞士法郎(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歐瑞康集團(Oerlikon Group)旗下的紡織機械制造公司。這是歐瑞康通過書面聲明提供的消息。
國際金融危機過后,外界普遍期待中國企業(yè)利用西方經濟的財務困難,以低廉的價格收購遭受沉重打擊的企業(yè)。結果中國的對外投資幾乎清一色地投進了礦山和能源行業(yè),工業(yè)企業(yè)和制造企業(yè)繼續(xù)留在國內,從北京發(fā)起的一輪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中獲益。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企業(yè)前幾年享受的豐厚利潤消失,在機械制造商等企業(yè)的帶領下,中國的重工企業(yè)開始設法提高國際市場的銷售收入,帶來了中國對外投資版圖的變化。1至10月,中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的利潤同比僅增0.5%,之前大部分時候都呈下跌狀態(tài)。
密切關注中國投資的咨詢公司Rhodium Group的研究部負責人哈納曼(Thilo Hanemann)說,以前這些公司沒有走出去是因為這些年的國內擴張?zhí)樌�,現在形勢出現了變化。他說,中國企業(yè)感受到了走出去的必要性。
據研究公司Dealogic數據,排除資源、能源和金屬行業(yè),今年以來中國企業(yè)向海外企業(yè)投資了146億美元,高于去年的93億美元。包括機床和塔吊等建筑機械在內的機械行業(yè)是一個重要推動力量,完成交易18.2億美元,去年全年才2.44億美元。加上已經簽約、暫未付款的交易,今年的數字更接近30億美元。
中國企業(yè)抱著有朝一日與國際對手分庭抗禮的雄心。對它們來說,抄底估值便宜的海外企業(yè)或許能讓它們獲得趕超對手所需的技術和知識,同時也能讓它們獲得有助于應對國內激烈競爭的知識。
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曼達林基金(Mandarin Capital Partners)的執(zhí)行合伙人福爾基耶利(Alberto Forchielli)說,在國內市場,中國企業(yè)相互之間的差別很少,于是大家爭先恐后地收購外資品牌和技術,以便獲得國內市場的競爭優(yōu)勢;這就是它們的走出去。
歐瑞康周一通過書面聲明說,它將把旗下紡織零部件和天然纖維部門出售給金盛集團。這些部門2011年共實現銷售收入11億瑞士法郎。金盛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yè),總部在南京附近。本報未能聯系到金盛管理層置評。
今年9月,山東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投資7.38億歐元(9.66億美元)收購德國叉車公司凱傲集團(Kion Group Gmbh)一筆20%的股份,以及凱傲旗下液壓企業(yè)一筆70%的股份。
據知情人士說,今年2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5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德國混凝土泵車生產商普茨邁斯特控股有限公司(Putzmeister Holding GmbH) 90%的股權。
但隨著房價調控等因素導致建設浪潮消退,濰柴動力2012年上半年的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一半。今年10月,三一重工不得不就其兩筆銀行貸款的條件進行談判。據三一重工公關人員Fu Lina說,三一重工必須接觸銀行的部分原因是它上半年支付了大筆股息。
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凈利潤同比下降14%,應收賬款翻了一倍多。
中國機械制造企業(yè)在發(fā)展中市場的產品售價常比卡特彼勒的二手產品還低,但出口在其銷售收入中的比重相對較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企業(yè)還沒有在海外建起足夠龐大的售后服務網絡。
紐約杰富瑞(Jefferies)機械行業(yè)分析師沃爾克曼(Stephen Volkmann)說,韓國人現在生產的是世界級的設備,他們只花15年就實現了這一點;可以相信中國人只用一半的時間就能實現,但這對于打造世界級品牌的重要性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大。他說,中國企業(yè)可以收購已經在新興市場(這些市場更接受中國的低廉定價)擁有龐大分銷網絡的公司,然后利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來問鼎國際老牌企業(yè)的市場份額。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tǒng)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yè)務領域、行業(yè)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yè)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yè)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yè)關注ERP管理系統(tǒng)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yè)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