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國產化的呼聲正在越來越高。從去年斯諾登“棱鏡門”事件開始,信息安全問題持續發酵,并且愈演愈烈。“去IOE(IBM、Oracle、EMC)”、“去SOA(SAP、Oracle、Accenture)”等各種觀點層出不窮,關于使用何種國產軟硬件替代國外軟硬件的建議也五花八門,那么CIO們是如何看待“IT國產化”的觀點和趨勢?
日前,一份來自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的通知顯示,因美國賽門鐵克公司的“數據防泄漏”(Symantec DLP)產品存在竊密后門和高危安全漏洞,為盡早防范、防止危害,要求各地公安機關立即核查本地使用賽門鐵克公司“數據防泄漏”、防病毒等安全產品的情況。同時,通知要求各級公安機關今后禁止采購使用該產品。對于已在使用相關產品的單位,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停用此產品,并列出時間表,盡快用國產軟件予以更換。賽門鐵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安全廠商,在國內市場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果遭到禁用,對國產安全軟件廠商無疑是非常大的利好。
眾所周知,我國政府部門已經表現出對信息產品安全性的日益重視。今年5月2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宣布,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中國即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
同樣在5月,還有消息爆出: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已經發布通知,要求國家機關進行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采購時,所有計算機類產品禁止安裝Win8操作系統。隨后的6月中,陸續還有媒體報道稱,部分中央機關及下屬部門已經內部要求停止使用Office,轉而使用國產辦公軟件系統。
A類觀點:推進IT國產化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華泰集團副總裁兼CIO徐守福:選擇國產化是龍頭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在國外和國內軟件面前,華泰集團選擇了國產軟件。從華泰的選型與實踐中可得出三個結論:
首先,國產軟件的實際應用效果和性價比完全優于國外,不比國外差。國外軟件總體投資大,安全風險大,維護成本高,技術難度高,本地適應性差。從企業實際應用效果的考察來看,國產軟件在很多方面已經完全超越了國外軟件。
其次,國產軟件的應用技術完全可以和國外軟件抗衡。國產軟件經過大量企業實踐,尤其在大型龍頭企業的管理實踐與管理落地,加上國產軟件采用通用的開發語言和成熟的技術架構,靈活的二次開發可擴展平臺,高端軟件國內企業足以和國外軟件進行抗衡。
國外軟件在某些方面的專業度比較高,但是綜合應用的匹配度不如國內軟件。很多企業采用不同的國外軟件,花大量資金集成起來,不僅需要數百人的團隊維護,每年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交維護服務費。這種IT組織架構不利于中國企業的業務變革、產業重組和戰略重構;同時,信息系統越多集成,越容易造成數據泄露,給企業帶來信息安全隱患。
第三,選擇國產化是龍頭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龍頭企業是行業的風向標,龍頭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行業發展,甚至影響到國家經濟命脈。國產軟件不只為大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還有為民族工業企業振興的責任感。所以,龍頭企業和國產軟件企業進行合作,既是支持國產軟件的發展需要也是鞏固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金隅集團通達耐火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IO李斌:國有企業有責任、有義務推進IT國產化。
對于我們這樣與國民經濟基礎行業打交道的企業,對IT國產化是完全支持的,而且我們也一直在推進IT國產化。這可能涉及到我們國家的信息安全和國防安全,所以我們在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間就考慮和注重推進IT國產化。
比如說產品設計系統,當時有很多國外成熟的產品,我們考察了以后決定上國產的設計系統,這個軟件可以和國外的設計軟件媲美,滿足我們的設計需要,而且能夠獨立于我們目前所依賴的進口的一些軟硬件環境。從目前運營來看是非常不錯的,我們通過這個國產軟件設計出來的產品和我們服務的工況,包括模擬的一些流程分析,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我們作為一個國有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而且有這種意識去推進IT國產化,我相信 IT國產化會在我們國家有快速的推進。
IT國產化對于我們企業進行信息化選型影響是比較大的,我們是能用國產化就用國產化,比如現在用WPS來替代Office,還有我們下一步在服務器選型上面,也要選一些國產的。
B類觀點: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蘇州悅果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CIO&COO王甲佳:國產軟件空間有限,支持客戶成長是根本。
政府和公眾從信息安全的角度在倡導少用或者不用某些外國軟件,這并不代表國產軟件的春天真的到了。
一、一些避嫌的國外軟件一樣還是可選范疇;
二、業務運營的安全、穩健以及對創新的支持,對于一些企業來說,是大于信息安全的;
三、主流國產軟件對市場訴求的怠慢而產生的研發遲滯、應用場景柔性支持不足,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
四、互聯網公司以企業互聯網名義,從企業的市場營銷領域溯流而上切入企業的辦公協同、供應鏈管理、分銷管理、云制造、協作商管理、員工管理,已經到了尖峰時刻。
這些因素表明,盡管在宏觀上國產軟件有一些空間,但還是有限的空間,不是可持續的空間。要可持續,還需要國產軟件公司,尤其是主流公司真心把客戶當作客戶,和客戶共同成長,支持客戶成長,這是根本。
上海錦江國際HRG商務旅行有限公司IT總監金勇杰: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一定要為了國產化而國產化。因為在當今社會當中,永遠逃不掉的一個東西是效率,如果是花同樣的錢,或者花一半的錢,我們能夠達到跟原來廠商一樣的效率,那我不care他是國產的還是哪里產的。
第一,國產化很多時候是說去IOE,去IBM、Oracle、EMC。比如Oracle的強項在于數據庫的處理,如果你覺得你的數據處理非Oracle不可,那國產化對你來說就是很無聊的一件事情。比如,在銀行企業當中大量使用IBM的大型機,那么去掉這部分,你是不是有替換的東西?我不認為國產的設備有能力去替換IBM大型機,雖然說未來是有可能的,但是現在如果只是為了一句口號而投大量的資金,沒有提升至保護國家安全級別的需要,是否值得?我覺得這個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去IOE化可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選擇,更加有效率的投資回報,但是也要看你的客戶是不是能接受?比如我們很多客戶是美資公司,需要遵守美國連邦性安全條例,在這方面國產廠商做得很不夠。如果我是用思科的產品,就很容易過這個審計;但如果我用華為的,就很難過這個審計。
所以我覺得國產化應該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IT行業是一個很open的行業,如果他們真的能做好,我不介意使用國產的產品。
結語
從幾位CIO的觀點綜合來看,國有企業往往會對國產化全力支持和積極響應,事實也證明,有些本土IT產品的技術和應用效果已經可以與國外產品媲美,在性價比和服務方面,很多本土產品甚至超過了國外產品。
對于合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來說,IT產品的穩定和極高的效率則是第一位的,產品的產地問題并不是那么重要。而對于應用IOE較多的金融行業來說,國產化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轉換成的,CIO們對于一些國內廠商的研發能力普遍存疑,都認為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國產產品的實力。
此外,多位CIO也提出希望國內廠商能夠從企業業務的角度出發,與企業共同成長,“不要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
在此,我們也衷心希望,本土IT產品不僅依靠國家信息安全問題導致的政策利好,也能夠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真正贏得更廣闊的市場!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IT國產化,CIO們怎么看?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3931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