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要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有些人可能會說,"一個好的企業不應該功利性太強,一個好的企業應該上報效社會,下造福員工。"這話一點沒錯,但是如果一個企業不能賺錢的話,又怎么去報效社會以及造福員工呢?如果一個企業負債累累,那么不但不能報效社會,反倒是社會的包袱;如果一個企業不能給員工提供好的福利待遇,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那么又怎么去造福員工呢?所以任何企業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賺錢。
一個企業要怎樣才能賺更多的錢呢?
任何企業要想賺錢,就一定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一個企業只有把產品賣出去了并且贏利了,一切才有可能。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比如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營銷競爭力、提高服務競爭力等等,然而這些競爭力的提高要想得到預期的結果,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一定要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競爭力。一個基礎管理競爭力弱的企業,就好像一輛行走在一條破爛不堪的馬路上的汽車,是很難快速發展的。
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了解一個企業的基礎管理競爭力呢?
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了解:
第一、看庫存水平的高低;
庫存水平低就意味著可以減少浪費,節省庫存投資,進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看待庫存水平,我們不能只看單一企業的庫存水平,很多企業的庫存水平比較低,如果再進一步了解,實際上是把庫存轉移給供應商了,這是短視的做法,因為現在的競爭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只要供應鏈的整體庫存降不下來,或者供應鏈的整體成本降不下來,那么這條供應鏈就缺乏競爭力。
第二、看生產缺料次數的多少;
生產缺料減少了,就可以有效縮短生產提前期,提高準時交貨率。我們都知道,在產品的生產周期里面,只有極少數是用于實際的生產,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等待狀態,而生產缺料所造成的等待是主要原因。現在的企業競爭優勢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速度優勢,比如競爭對手需要10天才能交貨,而我們只要6天就可以交貨,并且準時交貨率比較高,那么我們就比較容易拿到客戶的訂單。
第三、看能否把往來賬管理好;
比如我們開出去的每張銷售發票,我們收到的每張采購發票,客戶付給我們的每一筆資金,我們付給供應商的每一筆款項,我們有沒有準確、完整、及時的記賬呢?當需要跟客戶或者供應商對賬時,我們能否提供準確及時的對賬單呢?還有我們能不能把賬齡分析的工作做好呢?如果這些工作沒有做好的話,就說明我們沒有把往來賬管理好。
第四、看能否把企業各項成本管理好。
如果能夠有效的掌握訂單的生產成本,就能正確的向客戶報價,而不是賠本賺吆喝。也只有把成本管理好了,我們才能做好產品決策,并且正確的核算企業利潤。
那么很多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是怎樣的呢?實際情況就是企業的庫存水平很高、生產缺料次數很多、生產周期太長、準時交貨率不高,還有就是企業的往來賬很多是糊涂賬,企業的各項成本也沒有管理好。
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企業缺乏基礎管理競爭力,最終導致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沒有競爭力,產品就賣不出去,所以企業就很難賺到錢,或者說很難賺到更多的錢。
為什么企業的基礎管理競爭力會弱呢?是因為我們的管理水平有限嗎?
當然不是,而是因為我們的手工處理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太有限了。
那么要怎樣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競爭力呢?
最佳的選擇就是把ERP實施好用好。
所以對于企業來說,一定把努力把ERP這個企業管理平臺搭建好。而對于企業的各級員工來說,一定要認真學習ERP的管理技術,努力通過ERP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且提升企業的效益。
我們經常說,21世紀個人競爭力的三大利器,就是口才、外語和計算機,其中所說的計算機,不是說會上網,會收發郵件,會用OFFICE辦公軟件來打一篇Word文檔,或者做一個PPT演示文件就可以了。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尤其是對于企業的管理人員來說,運用計算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通過計算機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并且創造經濟效益,其中會用ERP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提升企業的效益,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實施ERP系統提升企業的基礎管理競爭力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4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