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ERP應用的問題
中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辦公效率低、市場信息了解不夠、應變能力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問題,這使得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ERP信息化建設是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自身競爭的關鍵。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卻始終擺在我們的面前,中國ERP發展至今已陷入如下困境:居高不下的失敗率、漫長的實施周期、僵化固定的工作流程……用戶談之色變,究竟如何求解?當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認識偏差、期望誤區,業務過程重構困難,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等等。但是,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的ERP過于僵化,無法適應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
中小企業的特點
中小企業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部分,以美國為例,自20世紀初到90年代,科技發展項目中一半以上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小企業管理局評定的20世紀最重大的65項發明和創新都是由500人以下的小企業或個人創造的。小企業占有制造業產品創新的55%,平均每個雇員的創新數要比大企業高1.38倍,其重要創新數也比大企業高1倍。
持續創新是中小企業確立競爭優勢的首要選擇。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首次把創新概念引入經濟領域,認為所謂的“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說,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它包括以下五種情況:引進新產品,引進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挖掘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實現企業新的組織。顯然,熊彼特的創新概念的涵義是相當廣泛的,是指各種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動,包括技術性變化的技術創新和非技術性變化的組織創新。
當中小企業伴隨著持續創新實現高速成長的時候,其經營管理復雜性開始增加,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在組織以及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
1.外部環境日趨復雜:
中小企業的成長是一個長期動態過程,創建初期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對于市場計劃的識別與把握。在企業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顧客以及供應商與企業建立關系,企業所處環境的復雜性也在增加;同時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吸引了眾多的競爭對手,改變了行業內的競爭狀況;大企業可以憑借資金、技術優勢,并依靠其固有的銷售網絡等條件向中小企業發動挑戰;一些同行企業則會搭乘便車,對產品進行簡單的模仿,利用低成本和地域性銷售優勢搶占市場;眾多競爭對手的加入使顧客以及供應商有了更多的選擇,提高了顧客以及供應商的競價能力,迫使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調整市場戰略以贏得顧客和維持已有的顧客。這些情況都改變了中小企業的運作環境,增加了企業活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并使企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
2.內部協調和配合導致復雜性:
由于中小企業成長中活動分工以及交錯整合過程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不斷發生變化,企業設立各種職能部門的結果往往是在客觀上形成了許多異質性部門,這些部門間的協調和配合增加了企業整體的復雜性。
3.企業管理難度加大:
企業在發展初期的高速成長往往會使企業的所有者(往往也是經營者)忽略對企業的管理,使企業發展出現不平衡的狀況,從而使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許多人為的或自然的內外部成長障礙,這種障礙影響了中小企業識別復雜性變化對其進行管理的能力。對復雜性進行管理,并設法克服企業成長中的管理障礙,使中小企業獲得進一步成長與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隨著企業內外環境中不確定和不可預測因素的增加,中小企業的復雜性逐漸增加,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增大,企業家的某一項經營決策往往會影響整個企業的經營業績。
中小企業需要個性化、“可成長”的ERP
國內許多ERP廠商借鑒國外的經驗,強調行業標竿和行業最佳實踐,用一套所謂標準的業務模式來套用所有企業的ERP應用,殊不知這種作法是極其錯誤的。市場風云變幻,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小型企業憑借獨特的競爭優勢迅速成長為中大型企業的例子舉不勝舉,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成長蘊含著領導人獨特的管理思想。如果說小企業完全套用行業標竿的標準模式,則永遠無法實現超越,因為相同模式下,原有的市場領先者占據了更有利的資源。像國美、太平洋建設這樣的企業集團在崛起的過程中都體現了創新的力量和管理的藝術,他們顛覆了一個行業,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新行業。企業ERP的建設,難道不應該鞏固和促進企業的快速成長嗎?而這種情形下的ERP建設,對于ERP產品本身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傳統的ERP產品已無法應對這樣的挑戰。
由于中小企業存在著外部環境、內部組織和管理方面的不斷變化,作為支撐和促進中小企業業務發展的ERP必須具備可成長性,即靈活性(即滿足信息化需求的不規則變動)和個性化(滿足企業信息化需求的特殊性)。
博科資訊研發的MyERP自主平臺與身俱來的自主配置的特性,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成長”的ERP解決方案。企業用戶可以根據業務需求自行配置管理模塊和業務流程, 并可根據企業和市場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 當企業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時, 也可以自行延伸開發新的管理及應用模塊,而企業用戶對此的調整和拓展都能自主完成而無需任何技術開發。
MyERP自主平臺能根據業務發展隨需應變,滿足單據、邏輯、流程、查詢、報表的動態變更,可輕松地將企業資源集成到各種應用和業務流程中,從而保障業務發生變化時信息化系統的同步調整, 做到“自主剪裁、自主配置、自主重構”。同時博科資訊國內首創的“99+1”實施方法論,不僅真正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還能充分保證企業核心商業機密的“自主”。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中小企業需要個性化、“可成長”的ERP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