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評企業基本情況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工集團”)成立于1989年7月,成立23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5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22位,中國制造業百強第49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4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徐工集團年營業收入由成立時的3.86億元,發展到2011年突破870億元,2012年突破1000億元,保持行業首位。
徐工集團目前共有員工22215人,主要產品有工程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挖掘機械、壓實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消防機械以及其它工程機械,共14大類40多個系列460余種型號。其中,9類主機、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1位。徐工產品已出口到世界158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實現出口10.86億美元,連續23年保持行業出口額首位。
徐工集團的企業愿景是成為一個極具國際競爭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頂級企業。徐工集團的戰略目標是,到2015年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躋身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前3強,進入世界500強企業。
二、企業信息化應用總體現狀
“十一五”期間,徐工集團信息化建設駛入發展快車道,信息化在各領域顯效發力。2009年全面啟動信息化整體提升工程,建設完成ERP、CRM、SRM、MES、BI、PLM、KPI等一大批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企業全價值鏈一體化管控,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企業綜合應用集成,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為行業“燈塔”。
自實施“十二五”信息化戰略以來,徐工集團開始兩化深度融合實踐。公司更加重視信息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倍增效應和拉動作用,突出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理念在企業的推廣和普及,不斷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在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為抓手,實現在研發平臺、制造平臺、采購平臺、市場平臺等方面的資源共享,突破了一批占據行業制高點的高端產品和核心專有技術,打造出世界級水平的現代化、智能化制造體系,系統性推進信息化管理、專項工藝技術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檢測平臺建設等核心攻關項目,成就一系列奇跡,完成一連串創新超越。
2009年,徐工集團信息化整體提升工程被評為信息化最佳IT項目實施獎;獲得中國機械行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部級成果一等獎兩項;2010年被工信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江蘇省分別評為“重型機械行業兩化融合示范標桿企業”和“江蘇省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企業”,成為行業內首家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2011年,徐工集團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并榮獲行業唯一的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在信息化平臺的支撐作用下,“160至1200噸大型全地面起重機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被列入國家工信部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名單,“千噸級超大履帶起重機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課題;2012年,公司最新研發的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2000噸履帶起重機、12噸裝載機、第四代全智能筑路機械等“三高一大”產品,形成了批量制造和批量銷售,以高端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全球壟斷;被科技部納入863計劃項目的3600噸履帶起重機已與中石化簽訂銷售合同,形成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最具代表性的最新技術制高點。
三、參評信息化項目詳細情況介紹
1.項目背景介紹
作為以互聯網為基礎而延伸形成的新一代網絡技術,物聯網成為引領當今各行業發展進步的主旋律,工程機械物聯網,作為物聯網在工程機械產業的典型應用,將徹底顛覆傳統工程機械產業的產品概念和商業盈利模式,深刻影響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工程機械物聯網是指,通過GPS車載終端采集車輛或工程機械及隨車人、物的位置、工作狀態等信息,通過GPRS、GSM、CDMA等無線通信網絡傳輸至系統的數據中心進行歸類、存儲和分析,最終將用戶需要的信息以Web、Client、E-Mail、SMS、WAP、呼叫中心等方式提供給用戶,數據中心也可以將信息以API的方式提供給ERP、CRM等業務系統,幫助企業及企業的代理商、融資租賃機構、最終用戶等實現對工程機械有效管理、降低資產安全風險、提高服務水平、改進產品質量的目的。
作為國內首家工程機械物聯網應用落地企業,徐工集團物聯網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時候叫智能化機械,至今已走過二十余年的光輝歷程。二十余年的深厚積淀,鑄就了徐工集團物聯網的輝煌成就,在行業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雖然徐工集團的物聯網建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其中一些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如,徐工集團原來的物聯網系統都是以產品為主線來建立的,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各個系統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不能滿足集團公司管控的需要;沒有形成統一的企業標準,缺少與企業現有信息系統的有效集成,信息孤島現象較為嚴重;功能相對單一,未能很好地實現對企業、服務工程師、經銷商、代理商、最終用戶等實體的功能覆蓋,已不能滿足徐工集團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需要。鑒于以上諸多原因,原有的物聯網系統平臺已遠遠跟不上徐工集團高速發展的步伐。
當前,世界主要工程機械企業對于工程機械物聯網的發展和具體應用都在進行著探索和創新。徐工集團物聯網的發展,順應時代潮流,緊扣時代脈搏,秉承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戰略思想,結合徐工集團多年積累的行業最佳業務實踐經驗,突破工程機械物聯網各項關鍵技術,推出適度領先、契合戰略需求、獨具徐工特色的新一代工程機械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
2.項目目標與實施原則
2.1 項目目標
徐工集團適時提出的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將打通各分子公司、各產品間的數據鏈路,全力打造一個覆蓋集團本部、各分子公司、經銷商、代理商、服務工程師、服務車輛和最終用戶的多層次、一體化智能信息服務平臺。
項目完成后,將實現以下目標:
(1)形成標準統一的管理服務平臺,形成集團架構內各分子公司之間的有效協同,實現對入網車輛的集團統一管控;
(2)提升工程機械物聯網管理平臺的功能,滿足企業入網車輛容量和用戶規模的需求,滿足分子公司、經銷商、代理商、服務工程師、服務車輛和最終用戶等的業務需要,實現“物物相連,人天合一”;
(3)與SAP、CRM、MES等企業現有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集團范圍內的數據共享;
(4)對標卡特彼勒智訊、小松康查士等國際先進系統,保證系統的行業領先水平,滿足徐工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戰略。
按照設計目標,平臺將達到領先國內三年、齊平甚至超越國際先進水平,在行業內樹立新的標桿,示范和帶動整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大幅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快速響應能力。
2.2 實施原則
項目按照“統一管理平臺、統一數據標準、保持行業領先、體現客戶服務”的指導思想,遵循“自頂向下設計、自底向上實施”的實施原則,從細化主機廠業務管控顆粒度和深入挖掘客戶服務亮點兩個方面著手,實現物聯網在企業技術、生產、銷售、服務等領域的全面應用。
3.項目實施與應用情況詳細介紹
3.1 項目規劃
項目將建設徐工物聯網企業業務平臺、總部決策平臺、客戶自助服務平臺和手機版本的客戶服務平臺,最終將建立一個基于統一管理平臺、滿足多用戶需求、為客戶提供超值服務、與信息系統綜合集成、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的一體化智能信息服務體系。
項目根據集團總部、各分子公司和最終用戶三個層面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采用三級架構的模式,統一管理,對各業務分子公司的系統以及所有車輛進行統一查詢、分析,面向最終用戶提供統一服務查詢界面,無需多個登錄入口。系統總體架構如下圖所示:
智能信息服務平臺架構
(1)集團總部層面需求
所有車輛動態監控數據由各分子公司單獨負責,同步匯總到集團總部,總部建立了集團級別的數據中心及監控中心;集團總部智能信息服務平臺對各分子公司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形成報表,在數據大屏上集中展示,并可以推送到相關領導和部門的桌面,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集團總部提供統一的用戶查詢接口,包括電話查詢、短信查詢、電腦終端查詢、手持終端查詢,便于用戶對自己的各種機械設備進行查詢。
集團總部層面需求過程
(2)分子公司層面需求
分子公司直接負責對其下所有入庫、銷售車輛的統一管理,可以監控車輛信息,下發控制指令,對車輛進行遠程故障診斷,開展健康評估,進行主動預警等;了解車輛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情況,準確獲得車輛的運行信息,幫助改進產品品質和設計水平;獲得各區域車輛的工作狀況,幫助銷售部門制定各區域的銷售計劃,合理分配產能;實現對代理商的有效管理,由各地銷售網點/代理商負責監管各自庫房,入庫車輛、樣機以及銷售車輛。
分子公司層面需求過程
(3)
最終用戶層面需求最終用戶可以通過電腦終端、手持終端、發送短信、400語音提示電話等方式,查詢得到授權的工程機械車輛的工作總時間、利用率、工作時間分布、燃油消耗等信息,了解車輛的使用情況,杜絕司機的“公車私用”,提高車輛保養水平,延長產品壽命。
最終用戶層面需求過程
項目的主要功能模塊有:
車輛在線平臺:主要是圍繞車輛在線信息,實施車輛安全,車輛位置,車輛工作效率,車輛運行狀況五大方面內容,將車載終端上傳的數據信息,依據工程機械行業特點,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并進行有機整合,基于徐工需求展現內容,為用戶提供位置、狀態運行參數等業務數據,服務于徐工的管理和決策,以便優化工作過程管理,控制成本,保障安全,提高生產力。
智能分析平臺:根據用戶的行業應用,對車載信息終端上傳的位置以及狀態數據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并把分析出的結果以圖表等方式展現,以方便徐工市場、技術、售后部門決策者進行決策參考,以給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和更多的回報。
服務支撐系統:用以支持業務運營的信息系統,包含綜合客服管理、終端管理、SIM卡管理等功能。
綜合客服管理:提供對帳戶、客戶、用戶、訂購信息的管理,完整地管理客戶的整個生命周期,并提供客戶受理各種業務的功能。
終端管理:主要實現對GPS終端的出入庫管理,維修管理,軌跡管理等。
SIM卡管理:主要實現對SIM卡的出入庫管理、監控預警、數據同步、維修更換管理和軌跡管理等。
3.2 項目實施
項目采用自主開發的方式進行組織,從總部抽調技術專家擔任項目顧問,主導項目的推進,徐工各分子公司人員擔任內部顧問和關鍵用戶角色,重點負責業務需求的整理。成立專門的項目聯合工作小組,共同完成項目調研、需求分析、藍圖設計、功能設計、系統開發、用戶培訓、文檔編寫、數據準備等工作。項目上線后,由各分子公司信息化人員負責項目的運維。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運用獨具公司特色的信息系統實施方法論進行項目的推進。該實施方法論包括了項目實施路線圖、項目管理方法、基于Project Server 的項目管理應用和最佳實踐四部分。
項目技術路線見下圖:
3.3 項目應用
截止目前,項目共建設完成一個基于云計算架構的企業級數據中心,一個集呼叫中心、監控中心和指揮中心功能于一體的企業智能運營中心,三個企業內部業務平臺,一個總部決策中心,一個基于Client的客戶自助服務門戶和一個基于手機版本的客戶自助服務平臺。平臺內的各類工程機械的在網容量約10萬臺,還在持續增長中。
項目應用過程中,著手在高度傳感技術、故障模型、可擴展通信協議、多項技術融合、專家系統、無人化機器、基于海量數據的云計算架構等物聯網關鍵技術方面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掌握了一批自有核心技術。
同時,在項目應用的過程中,還總結提煉出平臺功能8大亮點:
(1)產品調試全監控,把好出廠質量關。
在產品底盤裝配階段,物聯網GPS終端就被安裝到產品上,產品調試的數據全部被采集和監控。徐工有非常科學嚴謹的產品調試規程,產品路試、吊重實驗、伸臂實驗等項目都有非常詳細的參數規定。調試過程中,這些參數只有全部達到了調試要求,系統才允許車輛入庫,否則根本無法進入車輛交付狀態。利用物聯網系統,提高了待交付車輛的可靠性,把好了出廠質量關。
(2)主動服務消除故障,專家就在你身邊。
通過對設備工況參數的監控,當工況參數超出正常范圍時,系統便會發出報警。技術專家通過分析,快速判斷故障原因,提供故障解決方案。很多時候,用戶尚未發現該故障,服務工程師就將解決方案送到用戶面前,將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利用物聯網系統,享受專家級服務,技術專家跨越空間距離與您面對面,就像在您身邊一樣。
(3)設備發生故障,服務工程師快速到達現場。
假如用戶的設備發生故障,用戶只需要撥打400電話,利用系統故障模式庫,服務人員可快速給出有效解決方案,如果還不能解決用戶問題,400服務人員可利用物聯網系統查找離故障設備最近的服務車和服務工程師,實現就近派工。服務工程師利用物聯網的導航功能,快速找到故障設備,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排除故障。
(4)違規操作重點監控,危險動作主動告警。
設備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生超載等違規操作,物聯網系統會智能調整數據傳輸頻次,完整記錄設備的違規操作,并在徐工企業智能運營中心的屏幕上彈出報警,服務人員將報警信息電話告知用戶,制止用戶的違規操作。
(5)免費自助服務平臺,設備狀況盡在掌握。
徐工物聯網系統為用戶提供一個自助服務平臺,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陸系統,不必跑到現場,隨時隨地就能看到設備的地理位置、工作時間、歷史軌跡、當天油耗、健康狀況、保養提醒等信息,設備的一切情況盡在掌握。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6)量身定做保養策略,保養信息及時提醒
針對每一臺售出車輛,在徐工物聯網系統中都定制了專門的保養策略,如何時換液壓油,何時換潤滑油等,在保養時間到來之前,系統將保養信息推送到CRM系統,并由400服務人員第一時間通知用戶,服務工程師也將根據用戶要求及時趕到現場。
(7)靈活調配設備資源,快速推進工程進度。
利用物聯網系統,可以查看多臺設備的工作狀態,哪些設備是空閑的,哪些設備是工作的,工作的設備已連續工作多少時間,有沒有超過工作負荷,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根據設備的工作飽和度,用戶可以靈活地調配資源,合理分配工作強度,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同時保證了工程項目的快速推進。
(8)加強操機手監管,降低管理成本。
當用戶有多臺設備時,操機手的管理是一件非常費神的事。利用徐工物聯網系統提供的軌跡回放和工作報表功能,操機手有沒有在指定區域干活、干了多長時間、加了多少燃油、消耗多少燃油、施工過程中有沒有超載違規操作等,即使不派監理人員到現場,不用東奔西跑,也能清楚掌握,大大降低操機手的管理成本。
項目相關建設成果的截圖如下所示:
企業智能運營中心
徐工物聯網客戶服務門戶
客戶自助服務門戶
手機版客戶自助服務平臺
4.效益分析
徐工集團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項目為公司在研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財務等各個層面帶來收益。
4.1 隱性效益
(1)利用GPS終端,在物聯網平臺中可以實時獲取產品各類工況參數,建立詳實的產品工作檔案,為設計研發部門提供第一手產品工作數據支撐,減少了新產品的調試項目數和試驗次數,降低產品研發周期,同時可以利用工況參數分析快速找出產品不足,有利于產品快速升級換代;
(2)利用物聯網平臺的車輛定位功能,快速統計產品在裝配線、調試場、成品庫的產品分布,實現統籌排產、統一調度、快速移庫、快捷發車;
(3)利用物聯網平臺的車輛定位功能,實時獲取車輛在途位置,精確繪制車輛歷史軌跡,適時傳遞車輛報警信息,可以預測產品物流運輸到達時間,避免車輛發運途中干私活等違規現象的發生,真正做到產品物流可視化;
(4)利用物聯網平臺可以分析產品在市場上的具體分布,形象地繪制出產品市場分布圖,形成戰情指揮室,為銷售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做到市場可視化;
(5)利用物聯網平臺的遠程診斷功能,實現產品的遠程診斷和遠程維護;利用平臺的健康評估功能,向用戶發送保養提醒,為用戶提供主動服務;通過平臺統一調度服務車和服務工程師,就近調配公司服務資源,節省企業服務成本,提高企業售后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顯著提升客戶的服務滿意度;
(6)彰顯公司技術實力,塑造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社會形象。
4.2 顯性效益
(1)物聯網GPS硬件終端統一采購,節省采購成本。
實施該項目后,GPS硬件終端統一采購,經降本分析,終端統一采購,體現批量優勢,價格綜合整體降幅高達24.5%,第一年就節省采購資金980.67萬元。
(2)統一平臺,降低運營費用。
采用“數據集中,業務分散”的模式建設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提高管控水平,降低運營投入,按10萬臺在網容量計算,每年節約運營成本3000萬元。
四、企業信息化未來發展規劃
徐工集團的信息化規劃是以合理的戰略、架構和部署優先級,確保信息化戰略與企業戰略的充分融合與互相促進,并確保總體方案的落地生效。公司提出信息化發展愿景:One XCMG,One IT,Top IT,著力構建徐工集團一體化運作體系,支撐公司從戰略控股型向戰略經營型轉變。
徐工集團信息化建設先后經歷了“局部夯實”、“整體提升”、“深度優化”三個階段,目前處于深度優化階段,在該階段,未來將突出移動應用、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理念在企業運營層面的推廣和普及,以信息化為抓手,支撐公司變革轉型和優化重組,支撐公司全球布局,支撐“千億元、世界級、國際化”的發展戰略落地。2013年將重點進行“產品智能化工程”、“數字化工廠工程”、“電子商務工程”、“商業智能工程”、“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工程”、“企業私有云工程”、“項目回頭看工程”和“全球信息化建設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設。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物聯網平臺支撐徐工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