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起源于西方市場營銷理論,客戶關系管理是在營銷觀念的轉變下出現的。誠如營銷大師Philp Kotler所總結的,營銷觀念經歷了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營銷觀念以及全面營銷觀念五個過程。全面營銷的框架包括四個主要的要素:關系營銷、整合營銷、內部營銷和績效營銷。學術界較一致地認為CRM理念的基礎是關系營銷,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關系營銷的發展,引發了CRM的產生。
一、客戶關系管理研究綜述
(一)客戶關系管理的定義及內涵
Gattner Group(1999)最早提出CRM的定義:客戶關系管理是整個企業范圍內的一個戰略,這個戰略的目標通過組織細分市場,培養客戶滿意行為,將從供應商到客戶的系列處理過程聯系在一塊,使得利潤、收益、客戶滿意程度最大化。
Peppers等(1999)提出:CRM就是關系營銷及一對一營銷,企業可以利用所收集到的或者客戶反饋的信息,改變對個別客戶的行為。
NCR公司認為,CRM是企業的一種機制。企業通過與客戶不斷地互動,為客戶提供信息與客戶進行交流,可以了解客戶和影響客戶的行為,進而留住客戶,不斷增加企業利潤。綜上所述,本文認為,CRM是在“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戰略指導下,在先進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為了與客戶維持關系,提高客戶忠誠度,最終實現企業績效而建立起來的一套客戶管理系統。
(二)客戶關系管理的研究視角綜述
通過回顧專著、期刊研究論文、大量的CRM網站,如CRM Community、CRM Guru、Destination CRM等,發現雖然當前存在的CRM的研究十分零散,但總的來說,大致可以歸納為五個視角:
1、哲理視角
CRM的哲理視角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研究方向,它的提出主要是受到了Reichheld的影響,因為Reichheld于1996年提出企業利潤和客戶忠誠存在很強的相互聯系的觀點。把CRM看成是一種哲理時,主要強調客戶忠誠實現的最有效方式是通過心理前攝(proactively)來尋找建立和維持長期的客戶關系,它認為客戶與企業之間的交易不再是離散事件,而是一個正在進行的關系。
CRM的哲理視角與其他視角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強調了創造客戶價值的重要性,其他研究視角只是暗示,并沒有清晰的提出來。與其他視角不同,該視角提出為了建立和保持長期盈利性的客戶關系,企業的運營應該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并將這種理念根植到企業文化中,作為企業每個員工的工作準則。
2、戰略視角
CRM的戰略視角將客戶看成有生命周期價值的資源,而企業的目的就是通過資源配置維持與高價值客戶的長久關系,以期實現客戶商業價值最大化。即企業通過對客戶價值的持續評價,將有限的資源投資于那些預期回報價值高的客戶身上,并與其建立和維持長期的可盈利性客戶關系。
CRM的戰略視角強調企業區別對待客戶,暗示企業要有選擇的與有價值的客戶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即選擇正確客戶。建立正確的關系。該視角強調的不是怎樣建立和維持客戶關系,而是怎樣建立正確類型的客戶關系,從而使企業獲取持續盈利。
3、過程視角
Srivaslava et al.(1999)將CRM定義為一個包括大量子過程且高度集成的宏觀過程,還指出這些宏觀過程可以進一步分解成更微觀的過程。過程視角將CRM看成是企業尋求與顧客建立長期、持久的盈利性關系的互動過程。
過程視角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原因在于過程視角的CRM看到了企業與客戶的關系具有生命周期特征,并試圖通過方法來維持這種關系的持久發展。然而由于CRM過程的高度復雜性和無形性,很難清楚的界定和描述其輸入和輸出。因此很難回答有效CRM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輸入,又會產生怎么樣的輸出,過程視角缺乏實際操作性。
4、能力視角
CRM能力視角的提出基于Grant對能力和資源的區分。
Grant(1991)認為能力不同于資源,是基于知識的,是復雜的,是很難模仿的,是不能通過購買來獲取的。企業能力是企業擁有的為實現組織目標所需的技能和知識。
CRM的能力視角強調企業必須將企業資源投資于獲取戰略性資源方面,如培育收集客戶關鍵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與客戶進行有效交互的能力等。此外,CRM的能力視角還提出有效的CRM對企業的重要性,它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它是企業的核心能力之一。
5、技術視角
基于技術視角研究CRM的文獻中最普通的一個觀點是“CRM不僅僅是技術”。大量的文獻和實際情況都證明了僅把CRM看成一種技術是企業CRM實踐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也是國內運用客戶關系管理存在的問題之一。盡管信息技術對客戶關系管理的實施績效僅存在中等程度的影響,但信息技術在CRM實踐中卻扮演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CRM實施就很難成功。
這五個視角從不同的側面對客戶關系管理進行了描述,基本上涵蓋了現有文獻對客戶關系管理的認識和理解,各個視角下的客戶關系管理理論都有其可取之處,但都不能準確、完善的定義和描述客戶關系管理。
二、多視角下客戶關系管理理論框架的構建
(一)CRM戰略下的組織匹配
從戰略視角來看,CRM是一種戰略,管理價值的創造、數據和技術的應用、顧客知識的獲取和這些知識在企業相關部門的傳播,同特定的顧客或者顧客群發展長期的關系,整合企業多個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流程,這一系列企業活動都是在顧客價值最大化的戰略下完成的。戰略背景下的CRM實施也必然需要企業組織上的支持,組織匹配是企業CRM成功最基礎的因素,其中包括企業文化匹配、組織結構匹配、人力資源匹配等。
企業文化在組織匹配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Bentum(2005)研究認為與CRM匹配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以顧客導向和學習導向為基礎的,因為一個組織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內部設置對企業顧客來說是有形的,因此要確保文化和價值觀之間的一致性。Reinartz(2004)研究認為在企業文化變成顧客導向之后,企業的各個組織和架構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CRM的目標。企業能夠影響CRM流程的關鍵之一是企業建立了合適的薪酬結構和組織架構,合適的企業架構建立之后能夠對CRM流程的績效起著積極的影響。服務利潤鏈的研究認為企業組織架構的改善可以提高員工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又和顧客滿意度正向相關。所以企業需要改善企業的組織架構,并最終提高企業的顧客滿意度。
人力資源是每個企業不可或缺的資源,企業的各項活動都是由員工來完成的,包括同有價值的顧客建立關系,獲得顧客的信任,建立長期、持續的利益性關系等。優秀的員工需要得到企業的認可,企業應該對他們顧客關注的行為加以獎勵。另外,CRM的成功實施還需要企業對銷售、營銷、顧客服務部門進行整合,同時也要一一些非營銷職能部門的加入。企業跨職能部門的高度合作可以向顧客提供高級別的服務。在面向顧客的部門內部,員工必須加強他們之間以及他們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內部溝通和配合。
(二)CRM技術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是客戶關系管理實現的保證,為客戶關系管理提供支持,CRM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在客戶關系管理中的應用。
在客戶關系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中,呼叫中心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一個完整的呼叫中心解決方案通常由以下部分組成:智能網絡(IN)、自動呼叫分配(ACD)、交互式語音應答(IVD)、計算機電話綜合應用(CTI)、來話呼叫管理(ICM)、去話呼叫管理(OCM)、集成工作站、呼叫管理(CMS)、呼叫計費等。
數據庫技術是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核心技術,是一種計算機輔助管理數據的方法,它研究如何組織和存儲數據,如何高效地獲取和處理數據。數據庫技術是研究、管理和應用數據庫的一門軟件科學。數據質量是實施顧客關系管理的難點。數據庫技術研究和管理的對象是數據,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難點是數據的質量問題,數據倉庫本身并不產生數據,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來自于許多不同的數據源和接觸點。因此,客戶關系管理實施過程中,企業應該特別注意數據質量問題。
數據挖掘技術是人們長期對數據庫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的結果。數據挖掘使數據庫技術進入了一個更高級的階段,它不僅能對過去的數據進行查詢和遍歷,并且能夠找出過去數據之間的潛在聯系,從而促進信息的傳遞。現在數據挖掘技術在商業應用中已經投入使用,對這種技術進行支持的三種基礎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他們分別是:(1)海量數據搜集;(2)強大的多處理器計算機;(3)數據挖掘算法。
(三)CRM應用系統
CRM的理念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沒有CRM應用系統的問世,這些理念充其量電只是現代營銷學的一兩個營銷論點而已。按照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功能分類方法,美國Mcta Group把CRM應用系統分為操作型(Operational)、分析型(Analytical)和協作型(Collaborative)三類:
1、操作型CRM
通過基于角色的關系管理和員工授權個性化為企業銷售人員、營銷人員、現場服務人員提供在日常工作中共享客戶資源,減少信息滯留點,從而使企業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虛擬個人”面對客戶,大大減少業務人員與客戶接觸過程中產生的種種挫折和不協調。
2、分析型CRM
通過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和方法,對操作型CRM和企業ERP系統日常產生的大量日常交易數據進行ETL(Extraction Transfer Loading)轉換、OLAP(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聯機分析處理)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操作,實現對客戶的深度分析與挖掘,最終形成描述性或預測性的知識,以達到了解客戶終身價值、輔助企業決策的目的。
3、協作型CRM
主要是實現由員工和客戶一起完成某項任務。因此,協作性CRM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智能化查詢等功能,能幫助員工快速找到客戶記錄請求和問題答案。目前協作CRM主要由呼叫中心、客戶多渠道聯絡中心、幫助臺以及自助服務幫助導航等功能模塊組成。
三種類型的CRM應用系統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三種類型的CRM 應用系統之間的關系
(四)CRM流程
從客戶關系管理研究的過程視角來看,客戶關系管理就是企業與顧客之間關系建立、保持、終結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價值的傳遞和實現,企業獲得銷售利潤,顧客獲得高質量的商品或服務。從企業角度來看,并不是所有的顧客都能給企業帶來高利潤,企業要尋找具有高價值的顧客,并與之保持良好的關系,提高顧客忠誠度,實現二次購買、交叉銷售和高端銷售,最終實現盈利。當顧客不再是具有價值的對象時,企業需要終結與客戶之問的關系,減少維持客戶關系所帶來的高成本。
Reinartz et al. (2004)從CRM面向顧客的視角,著重研究了CRM流程,CRM流程的理念有四個基礎:(1)建立和管理持續的客戶關系和營銷的基本概念是相符的,管理關系是有利企業的。但并不是建立越多的關系就越好,建立“合適”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2)關系營銷在不同階段是在不停發展變化的,關系營銷強調關系的長期存在,而不是一次性簡單交易;(3)企業在關系的不同階段同顧客進行交互管理關系。(4)對企業來說,顧客關系的價值分布是不均勻的,企業能夠根據顧客關系的價值來分配資源。有關研究表明,一些企業最有價值的顧客并沒有使企業付出太多的資源,而那部分相對價值不高的顧客身卻花費了企業過多的資源。
(五)多視角下客戶關系管理理論框架
通過上述客戶關系管理各個方面的分析,本文總結出了比較完善的CRM理論框架,如下圖所示:
圖2 多視角下客戶關系管理理論框架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多視角下客戶關系管理理論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