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云計算在互聯網領域蒸蒸日上;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接觸和應用云計算,云計算已經從在天上飄的時代,進入落地甚至是加速落地的時代。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快速發展;在2015-2020年,云計算產業還將迎來更快、更大的發展。
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
初期,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很多企業更愿意采用自建云基礎設施的方式,將數據存放在自己的云中,來改造企業的IT基礎架構,這就是私有云(Private Cloud)部署模式。私有云可為企業提供更高的數據安全、更高服務質量,并可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軟、硬件資源。
相對于自建私有云的高成本,企業也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第三方云服務商提供的云服務,來擴展企業的IT基礎架構,這就是公有云(Public Cloud)部署模式。公有云可以為企業降低初期的系統建設成本,也節省了系統升級和維護管理的成本,由于公有云資源的豐富性,使得企業應對業務變化的敏捷性也大大增加。
然而,更多的企業用戶,既希望出于安全考慮使用私有云,但同時又希望可以獲得公有云的豐富的計算資源進行擴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混合云(Hybrid Cloud)概念由此發展起來,并且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有了混合云,企業要想跨越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鴻溝,已經不再遙不可及。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將公有云和私有云進行混合和匹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決安全與擴展的矛盾。
既然混合云是大多數企業IT架構的理想選擇,那么問題來了,在混合云架構上如何部署企業的關鍵應用呢?
在此,我們再首先回顧一下云的三S概念。
業界將云計算主要分為三種服務模式,即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
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是指云服務商將開發好的應用軟件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例如Salesforce、WebEx等服務。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是指云服務商將軟件開發的云端開發平臺和軟件運營的云端運行環境 (包括中間件、數據庫、web服務、消息總線等基礎通用服務)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由云平臺自身負責資源的動態擴展和容錯管理,開發者和運營人員不需要過多考慮節點間的配合問題。例如Google App Engine、Cloud Foundry、Continuum等服務和PaaS產品。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是指云服務商將計算機基礎設施,包括處理、存儲、網絡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用戶能夠在IaaS上自建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部署和運行任意軟件。典型應用為云服務器租用服務。
那么,企業用戶該選擇哪一層次的云服務呢?
對于企業來說,應用程序在整個云計算棧的頂部,服務器在整個云計算棧的底部,很明顯,利用云計算IaaS服務是企業將現有應用向云計算遷移的一個最簡單的解耦方式。但實際上,IaaS服務只是節省了企業在硬件設施方面的成本,并沒有給企業上層應用的開發和部署的敏捷性帶來更多的價值。
相比IaaS服務,企業租用SaaS服務可能會節省的更多的成本。但是,SaaS需要云服務商提供外擴的、足以滿足企業應用的應用程序軟件庫,或者需要云提供商直接轉變成為軟件開發商和集成商,以便適應于企業更高層次和更客戶化的產品需求。這,未必是有自主開發能力的企業所喜歡的選擇。
此時,PaaS服務則顯示了明顯的優勢。PaaS與IaaS的最大區別就是免運營,開發者和業務應用的運營人員 無需關心IT基礎設施底層硬件、操作系統、中間件部署,也無需關心網絡,開發者用到的全是PaaS平臺提供的服務化的中間件部件,而且這些服務和中間件部件都是由PaaS平臺自動運維的。
同時,PaaS平臺也使得軟件開發和部署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軟件的開發和部署可以更多地在云平臺上進行,從而縮短軟件開發和部署周期時間,使得新業務可以快速推向市場,并節約開發、部署和運營成本。
新型PaaS平臺的誕生
實際上,PaaS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2007年前就已經提出。但是PaaS的發展一直不如IaaS和SaaS紅火,其市場規模遠遠小于IaaS和SaaS服務模式。事實上,前期的PaaS也確實存在很多限制,比如:
企業客戶需求多樣化問題
企業應用環境多樣化,單一PaaS平臺很難滿足企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標準不統一帶來的被鎖定問題
PaaS沒有像Openstack這樣的IaaS事實標準。市場上的PaaS廠商都提供自己的私有API開發接口,并且互不兼容。企業在某個PaaS平臺上開發的應用,很難移植到另一平臺上。
PaaS產品成熟度問題
前期市場上的PaaS產品成熟度一直不如IaaS和SaaS。
安全性與敏捷性的矛盾問題
可以說PaaS仍處于發展初期,人們對PaaS有更多的期待,可參閱博客“PaaS Is Not Enough”(https://www.apcera.com/blog/paas-is-not-enough/)。
一個合適的PaaS是企業IT轉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但由于上述這些限制,這實際上也阻礙了一些大型企業用戶將關鍵業務遷移到混合云上的步伐。新的PaaS平臺需要去除這些限制,并要求能夠適應企業業務的快速部署和協同。那么,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PaaS?
由于企業應用環境的差異,PaaS需要支持多種工作負載,比如:
多種業務: MySQL、PostgreSQL、Redis、NFS、Memcached、 HTTP
多種語言: Java、PHP、Node、Python、Ruby、Go、Perl等
多種框架: Cake、Express、Django、Flask、Rails、Sinatra
多種Web/App服務: Nginx、Apache、Apache Tomcat、Thin、Unicorn、Gunicorn
支持容器: Docker等
豐富的、可管理的并可擴展的API,保證未來的敏捷和靈活
由于私有云、公有云的底層基礎設施平臺的差異,PaaS需要能夠支持多種市場上的IaaS平臺:
vSphere、OpenStack、AWS等
混合云資源管理和協同:PaaS需要能夠實現工作負載和數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間的平滑和快速遷移
保證工作負載獲得正確的公有云或私有云資源,并由此獲得最佳性能
性能管理、靈活擴容能力
工作負載的生命周期管理,實現業務的快速開發、快速部署、快速升級
同時,PaaS在保證敏捷性的同時,更需要保證安全性
完整的對各類服務和資源的接入控制
網絡接入數據進出的控制管理
數據完整性
工作負載之間的隔離等
為滿足上述需求,市場上需要一種新型的、靈活定義策略的PaaS。目前,Apcera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成立的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專注于這種新型的混合云操作系統領域,其推出的PaaS產品CONTINUUM側重于基于策略的企業應用部署、協同和監管。
新型PaaS平臺為企業帶來的價值
相比傳統模式,有了這種基于策略的PaaS平臺,可以極大地簡化應用的開發、部署、交付、升級維護的過程,節省成本和加速業務創新,使得企業從中受益。
業務開發者可以非常方便地開發面向任何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使用的應用;開發完成后,該應用可以直接快速部署在PaaS平臺上投入運營。并且,開發人員和業務運營人員只需要將注意力放在企業應用的業務本身,而不必關心公有云和私有云資源的分配和調度管理,不必擔心服務器配置、數據庫設置、操作系統版本、信息安全漏洞、負載平衡,甚至是如何擴大規模等底層問題。因為,這一切都可交由PaaS平臺來完成。
例如,企業將重要數據以及計算環節部署在自己的私有云中,當數據量激增的高峰期到來時,PaaS平臺可以通過相關策略將一部分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工作負載轉移到云服務商公有云上,完成跨越私有云和公有云間安全地創建和部署企業業務,從而保障業務穩定、高效、敏捷、安全的正常運行。而在這個過程中,無須修改企業應用程序代碼本身。
如今,隨著混合云概念的紅火,以及PaaS本身的發展,PaaS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15年4月份查詢的谷歌趨勢查詢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點:
雖然, PaaS仍只是處于起步階段;但從發展的角度, PaaS時代已經來臨,而且正在發展成為混合云的操作系統!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PaaS時代已經來臨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news/1051551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