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的應用軟件領域,“ERP”這個昔日家喻戶曉的巨星已成昨日黃花,CRM、SCM、PLM等也很少有媒體再提起了,軟件集成商們則都在為用多久時間來迅速結束承接項目才不賠錢而煩惱。ERP實施的高失敗率在以變為主的商業時代越來越多的將他的固化弊端暴露無疑。困境之下,應用軟件行業需要的是打破ERP、SCM等信息化概念的藩籬,實現根據企業的流程進行靈活設計的企業信息化。博科資訊YiGo語言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布算得上是應時,作為面向應用的一種計算機語言,能否獲得市場的青睞?這一點,從博科大刀闊斧的市場投入上便可見一斑。隨著博科YiGo語言市場地位的確立,企業從信息資源的規劃向業務資源規劃轉變開始,ERP在完成了其“華麗”的信息化任務之后開始黯然退場。
“四大黑洞”驅動ERP時代黯然落幕
根植于西方發達工業化基礎上的ERP,在90年代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向中國的企業宣教西方的先進管理思想和方法。但中國極不平衡的工業化和市場發展水平,以及ERP企業薄弱的實施能力和二次開發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ERP系統與企業運營管理兩張皮,企業發展和固化軟件之間的矛盾,而大多數ERP廠商并沒有認真從本質上尋找解決矛盾的方法,而是采取規避矛盾、甚至是誤導用戶的手段,使傳統ERP的實施難以逃避失敗的黑洞。因此有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尷尬。
包治百病的萬能黑洞。ERP的實質是面向供應鏈的管理思想,但某些IT企業的宣傳下,ERP似乎成為了企業擺脫危機、包治百病的救命稻草。許多企業把ERP看成了企業管理的靈丹妙藥,甚至認為只要實行ERP就能解決企業的一切疾患,就能迅速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但據麥肯錫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絕大部分經濟領域中,對IT方面的大幅投資沒有起到任何幫助生產力增長的作用。
名不副實的概念黑洞。一些在ERP領域處于全球領先的企業,其產品由于“歷史悠久”,因此其技術底層往往顯得非常“古老”,再進一步的二次開發相當艱難。盡管這些企業不斷更換各種新的概念光環,但卻只能一味地要求用戶“削足適履”,對個性化的企業需求缺乏適應能力。而國內的傳統ERP企業大多是在財務軟件的基礎上模仿國外產品開發完成的,由于產品本身處于跟隨國外同類產品的階段,但又為了與國際品牌產品有所區別,通常也只能采取嘩眾取寵的口號和名稱來吸引用戶,可是內容的空泛是不可規避的事實,人們常見的“財務+進銷存”就是其所謂的ERP先進產品。
金玉其外的營銷黑洞。由于許多企業對自身的需求不是十分了解,傳統ERP廠商就拼命鼓動客戶,所謂“洗腦”,使得客戶盲目購買高于或者低于企業本身需求的ERP軟件。許多ERP軟件本身并不完全適應企業的具體情況,造成了企業自身需求與產品應用的不匹配,使企業在選擇產品的初期,便掉進了所謂的ERP黑洞,為ERP項目的失敗埋下了陰影。而軟件公司的銷售人員為了拿下項目,看似不惜代價,可往往最終吃虧的還是客戶。
長期侵蝕的成本黑洞。很多傳統ERP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一個顧問同時負責4-5個項目的實施,天天疲于奔命,根本沒有時間幫客戶做管理需求的分析、編碼規則的確定、業務流程的優化等核心工作,只是幫客戶做一些產品模塊的培訓工作,給客戶講一些產品功能,而不是去指導客戶如何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實施服務卻“毫不馬虎”按天數賣,一般來說一個模塊按幾個顧問天來賣,所賣的實施服務天數賣完后,不管客戶方系統是否完全實施上線,一律會強行停下來,一直等到用戶增加購買實施服務天數后,才繼續來實施上線,客戶基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被牽著鼻子走。還有用戶存在著一些ERP無法滿足的個性業務流程功能,針對這種需求,很多傳統ERP軟件廠商即使通過各種各樣的實施方法后,也沒有找到更好的處理方式,無法通過調節參數來完成,這個時候二次開發就成為唯一的無奈選擇。 二次開發的成本之高讓用戶又有些望而卻步。
解析語言YiGo,拉開企業信息化自主大幕
一直以來,企業信息化領域名詞眾多,面對混亂的軟件概念,信息化選型經驗缺乏的客戶呼吁軟件行業脫下華麗的外衣,實實在在的為企業穿上合身的信息化鎧甲。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在這個方面有著獨到的看法,面對真正了解企業運作需求的業務人員因為無法越過信息化的技術壁壘的困境而被對業務一無所知的技術人員牽著鼻子走的尷尬現狀,沈總立項研究能夠消滅代碼的信息化語言,經歷十幾年的研發,數億元的資金投入,開發出能夠真正實現企業信息化自主的管理解析語言YiGo,被業界稱為真正面向應用的第五代計算機語言。四大黑洞所造成的高項目失敗率讓ERP產品走向滅失,博科資訊董事長兼總裁沈國康指出“用更好的產品來拓展市場才是我們應該堅持的策略”。YiGo語言的誕生在一定意義上印證了“我們重新發明了ERP”這一看似夸張的說法。
企業全面的信息化從本質上說是采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企業進行全面管理的一種指導思想,中國的企業管理將建立在中國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發展基礎上,中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也應該符合現階段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基于YiGo語言的自主平臺MAP把企業實施、運營以及維護的控制權利還給了用戶自己,目的就是讓信息化系統真正起到輔助管理的作用。只有基于正確認識和理解基礎上的信息化系統是可愛的,更是有效的。
揭秘YiGo語言技術特性
YiGo語言其核心技術就是管理解析,是基于高層次的業務需求,涵蓋企業管理軟件開發的特定概念和抽象,由低層次的實現細節和具體事物抽象而來,具有字典、單據、報表、工作流、審批流等管理業務描述的快速實現,以最小的、不可拆分的業務規則作為管理解析語言的基本粒度,按照管理邏輯進行組合,形成特定管理業務的標準實現。該語言采用的構件化的思想,是面向對象開發方法的一種發展與延伸,構件和對象都抽象的描述了客觀世界,都將信息隱藏了起來具有相當的獨立性,但是由于構件要求是自描述的,獨立性比對象更強。構件中還包含了一些固定的對象,它們被構件用來獲取默認的初始狀態和其他的構件資源。
管理解析可以類比圖像解析,它的實現原理就是將企業的管理業務流程拆分為最小的單元即管理原子邏輯,其中管理原子是不可拆分的業務規則,如中間層調用、數據操作指令、界面鎖定等,超過400個。企業管理軟件業務流程搭建稱為分子操作:由原子邏輯排列組合得到,如單據保存、刪除,數據篩選、排序等,可無限擴展,常用的約1000個;另外組成系統的元素還有函數功能:包括科學計算和業務邏輯函數,可隨時根據業務需要擴展,目前常用約800多個;另外還有界面元素:用戶交互入口,如各種輸入控件、快捷鍵定義等;平臺無關的通用定義方式,風格統一,常用約60種通用界面元素;數據處理,典型業務邏輯等元素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合就成為了完整的企業管理軟件。
目前,YiGo語言已經應用在開發具有豐富業務模型的企業管理應用,例如供應鏈管理系統SCM、供應鏈執行系統SCE、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SRM等,此種開發方式的靈活性和零代碼帶來的實施快速性讓視自主創新為生命,同時希望自主的客戶非常滿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