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日益加劇,資源有限的制造企業,必須設法整合更多資源,通過協同合作的模式,分享相關信息,形成伙伴形態、供應鏈、設計鏈等團隊模式,才有可能與跨國大企業相抗衡。
由于各企業所擁有的研發能力、資源與主導權強度不同,對于協同設計機制之導入需求與重點會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對于系統化的協同設計技術應用與環境建構的需求,將更為殷切。
管理產品生命周期 協同設計方能運行
傳統的產品設計方式,多半是按照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過程順序執行,通常要等到使用階段發現問題后,再從前面各階段中找出原因加以解決。但協同設計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在產品設計時間時,就能盡早考慮產品生命周期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全面評價產品設計,以達到設計中的最優化,最大限度消除隱患。因此,只要是涉及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各個不同部門的專家都必須協同工作,在產品的設計時間,不僅設計專家要進行討論,協調產品的設計任務,而且工藝、制造、質量等后續部門,也要參與產品設計工作,對產品設計方案提出修改意見。
協同設計也是快速制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尤其在面對當今市場形勢詭譎多變,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改朝換代速度加快、品項增加、批量減少,顧客對產品的交貨期、價格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企業能否快速開發新產品,重組資源,組織生產,滿足客戶個性化產品的需要,成為企業能否贏得競爭、不斷發展的關鍵。協同設計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就是一個能讓企業發揮最大潛力的協同管理環境,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這樣的策略性管理手法,最能幫助企業建立如此的環境。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貴之處,在于可將產品相關的數字資產,從組織內擴展到上下游,包含其事業伙伴、供貨商以及客戶,確保正確的產品信息,能適時傳遞給對的人,有助于企業創造及傳遞創新產品與服務,尤其適用于已處在供應鏈關鍵地位的企業。
當今的企業不僅要能創造創新產品,還要能針對產品的設計、制造、營銷、運送及服務,進一步改善企業流程,針對產品開發、生產與服務過程降低成本,并維持產品的領導地位。因此,要成為業界的產品領導者,企業必須專注于在能夠獲取利潤的創新產品上。企業必須更有效地將創新產品送入市場,盡量提高客戶興趣及銷售量,才能賺取更豐厚的利潤。透過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縮短生產時間、改善產品質量,以及降低成本的壓力。
產品生命周期緊密相扣
CIMdata定義整體產品生命周期,是由產品定義、產品生產及營運支持三個息息相關的生命周期交織而成,每個生命周期涵蓋流程、信息,以及負責相關企業功能的人力。
產品定義不僅僅是工程設計,還應該要包含從產品如何設計、制造、安裝、操作或使用、維修、升級、乃至廢棄后被拆解或回收等一切信息。產品定義必須要隨生命周期不斷更新,是企業必須取得、維持及運用的智慧財產。該項信息不僅僅存在于單一企業中,更遍及上下游,包含供貨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戶。
第二個生命周期為產品生產,著重于可送交給客戶的產品或資產。這個生命周期涵蓋一切與產品生產及配送相關的活動。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為產品生產的企業主要解決方案,著重于如何生產、制造、管理庫存與運送的方式。
第三個主要流程為營運支持的生命周期,著重于管理企業用來支持實體資產的核心資源,例如人力、財務,及其他資源。
企業要成功,這三個生命周期必須密切配合溝通合作,創造出無縫的產品生命周期,才能讓協同設計順利上限,也才能將創新產品成功推向市場。
流程簡化及彈性服務的推手
制造業之所以要努力朝向流程簡化及彈性服務的轉型方向努力,主要目的不外乎強化客戶關系、提高營運績效,以及成為業界產品及服務的領導者。客戶關系的強化,在于業者能否迅速了解及響應現有與潛在客戶的需求,提供長期持續的客戶價值。
要提高營運績效,企業則需要專注于營運效率、效度及彈性,與合作伙伴密切配合,以降低生產所需時間及成本,提供客戶需要的優質產品與服務;想成為業界產品及服務的領導者,必須能提供劃時代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為客戶需求量身打造。
企業的產品設計需要好的創意加以觸發引領,同時更要有好的團隊與合宜的研發管理流程。如今的企業競爭,已經邁入產業價值鏈的合縱連橫,產品設計能否成功開發,取決于協同合作的發展,如何截長補短,運用產業鏈上下游或內制外作的設計資源,已成為適時進入市場的決勝關鍵。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導入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建構協同設計環境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61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