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在做完ERP項目之后,如果感覺做得很糟糕,就會把罪責推到ERP廠商身上,認為是他們的軟件功能不好。或者把罪責推到咨詢公司的實施顧問身上,認為是顧問們的水平不高,沒有幫企業把項目做好。總之在很多ERP案例中,ERP廠商或者咨詢公司成了項目失敗的替罪羊。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ERP失敗其實主要是企業自己造成的。如果去媒體或者網絡上查看一些總結ERP項目失敗原因的清單,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哪個清單,通過查看前面的五個原因,都可以明顯地了解到,企業要為ERP項目的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退一步來說,即使ERP廠商或者實施顧問是造成項目失敗的原因,那么是誰把ERP軟件買回來的,又是誰把這些顧問請到企業來的呢?這樣看來,罪魁禍首還是企業。
有些企業可能會說,大部分的實施工作都是實施顧問們牽頭完成的,現在項目沒有做好,如果不能怪他們,那么要怪誰呢?
其實,實施顧問們牽頭去做ERP項目,很多時候都是迫于無奈。當企業員工沒有積極地參與進來,導致ERP項目的進度無可救藥地落后于計劃,顧問們實在沒有辦法,就只好自己去做那些原本應該由企業完成的實施工作。
企業一定要清楚,員工不積極參與ERP項目的后果,不只是提高了實施成本,更糟糕的是,這樣去做ERP項目是不可能做好的。很多企業高層領導在項目做完以后,會感到很奇怪,為什么其它同行用得很好的一套ERP系統,卻不能滿足自己企業的管理需求呢?殊不知主要原因在企業自己身上。就好像看別人開車開得很好,為什么自己就開不好呢?能怪車子不好嗎?應該只能怪自己開車水平不高,或者怪自己學習的時候沒有好好學好好練。
從實施顧問的角度來看,雖然顧問們從這些消極參與以及知識缺乏的企業身上賺了很多錢(還記得我們在前面文章里面所說的嗎,對咨詢公司來說,企業知道的越少,他們就會賺的越多),但是沒有顧問愿意把ERP項目做失敗,也沒人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履歷上抹黑。
實際上,每個顧問都希望能夠讓企業滿意,都希望能夠把項目做好。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導致項目進度一直在拖延,比如企業方實施人員總是找不到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企業沒人來解決、需要企業方決策的時候也沒人做決策。尤其糟糕的是,企業總是在不斷地改變想法。
一方面是企業員工的消極參與,另一方面是上線日期越來越臨近,還有就是顧問們所在公司的領導也希望早點結束項目把款項拿回來,這種種壓力之下,顧問們就只好越俎代庖了。即使顧問們知道這樣做項目不會有好結果,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很多企業之所以會把沒有做好ERP項目的罪責,推到ERP廠商或者咨詢公司身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對外部顧問和ERP軟件有很多不現實的期望。
企業認為,顧問們的水平應該很高,他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牽頭把企業的ERP項目做好。其實這只是企業的一廂情愿。要知道,實施顧問們也是人,他們不可能無所不知,不可能總是做出正確的決定,也不可能總是做正確的事情。另外,當顧問們首次踏進企業門檻的時候,他們對企業是缺乏了解的,即使有些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了解。
所以在ERP項目上,如果企業放手讓外部顧問去做,那么結果是一定不會好的。如果企業最后發現顧問們做的項目規劃、設計的業務流程以及制訂的管理解決方案,有很多地方是錯誤的,企業就不要感到驚訝了,誰叫企業自己的員工不積極參與進來呢?
如果ERP項目被搞砸了,然后企業不得不通過二次實施來重新設計業務流程,重新配置系統參數,那么這種二次實施對企業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業也一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很多企業在ERP系統上線以后,還要自己折騰兩年才能讓系統正常運行起來,就是這個原因。
企業除了對外部顧問有不現實的期望,對ERP軟件同樣有很多不現實的期望,認為ERP軟件應該是無所不能的。為什么ERP軟件不可能無所不能呢?答案很簡單,因為設計ERP系統的人,不可能理解世界上每家企業的管理需求,更何況軟件只是軟件。
換句話說,如果企業在選型階段沒有做好該做的事情,導致所選的ERP系統存在太多功能上的缺陷,那么企業就是在自找麻煩。如果ERP軟件的功能本身有很多不足之處,那么即使實施顧問使出渾身解數,也是很難讓企業滿意的。
總而言之,如果ERP項目沒有做好,企業誰也不能怪,只能怪自己!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419517.html